查詢
遣唐使 遣唐使的意思 遣唐使怎麼讀
“遣唐使”詞語拼音為:qiǎn táng shǐ,注音:ㄑㄧㄢˇ ㄊㄤˊ ㄕˇ,首字母:qts,“遣唐使”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日本朝廷派到中國唐代的使節。公元7世紀初,日本就已派使節到中國隋代。唐代建立後,從630-894年間,日本先後派出了十八批遣唐使,有的未到中國,使團人員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學問僧等,最多時人數達五百餘人。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來。
拼音 qiǎn táng shǐ 注音 ㄑㄧㄢˇ ㄊㄤˊ ㄕˇ
首字母 qts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日本朝廷派到中國唐代的使節。公元7世紀初,日本就已派使節到中國隋代。唐代建立後,從630-894年間,日本先後派出了十八批遣唐使,有的未到中國,使團人員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學問僧等,最多時人數達五百餘人。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來。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遣送
下一個詞語: 遣問
遣唐使”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終於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日本正處於社會變革時期,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不斷派人到中國學習,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團多達百人以上,有時多至五百餘人。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透過他們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使”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