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詛(ménɡ zǔ)
1.結盟立誓。《周禮·春官·詛祝》:“作盟詛之載辭,以敘國之信用,以質邦國之劑信。” 鄭玄 注:“盟詛主於要誓。” 孫詒讓 正義:“盟詛亦有誓,但以用牲為異。”《穀梁傳·隱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子不及五伯。”《漢書·趙充國傳》:“ 元康 三年, 先零 遂與諸 羌 種豪二百餘人解仇交質盟詛。”《新唐書·柳渾傳》:“五帝無誥誓,三王無盟詛,蓋盟詛之興皆在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