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iú méng | 注音 | ㄋㄧㄨˊ ㄇㄥˊ |
首字母 | n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牛頭虻、牛蠅、牛蠅子、牛蠅虻 | ||
反義詞 | 無反義詞 | ||
基本解釋 | 長篇小說。英國伏尼契作於1899年。義大利青年亞瑟在懺悔神父的誘騙下,失口洩露了革命組織的秘密,遂與戰友一起被捕。出獄後,他又發現自己最崇拜的神父原是自己的生父。他滿懷憤怒流亡南美洲。十三年後,成了革命者的亞瑟重回義大利,用牛虻”作筆名撰文抨擊反動教會,同時積極從事起義活動,最後被捕犧牲。 |
《牛虻》(The Gadfly)是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創作的長篇小說,該書描寫了義大利革命黨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單純幼稚的愛國青年亞瑟因被革命同志誤解,佯裝投河自盡,奔赴南美。13年後,當他帶著一身傷殘重回故鄉時,苦難的經歷已把他磨練成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小說涉及了鬥爭、信仰、犧牲這些色彩濃重的主題。
小說是作者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義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