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īng shāng lè | 注音 | ㄑㄧㄥ ㄕㄤ ㄌㄜˋ |
首字母 | qsl | 詞性 | 504 |
近義詞 | 古樂、古琴樂、古音樂 | ||
反義詞 | 現代音樂、流行音樂 | ||
基本解釋 | 1.古代漢族的民間音樂,如漢相和歌。包括平調﹑清調﹑瑟調(即宮調﹑商調﹑角調)的歌曲,因稱清商三調。晉朝播遷,聲伎分散,其在南朝發展為江南吳歌﹑荊楚西聲。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收集中原舊曲及吳歌﹑西聲,總稱為《清商樂》,以別於雅樂﹑胡樂。隋改稱清樂﹐設清商署掌管其事。唐武宗時有六十三曲﹐唐末僅存四十四曲。 |
清商樂又稱清商曲,隋唐時簡稱清樂。是三國、兩晉、南北朝興起並在當時音樂生活中佔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傳統音樂。它是晉室南遷之後,舊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地區民歌發展起來的“吳聲”、“西曲”相結合的產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繼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