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ī zhōng | 注音 | ㄕ ㄓㄨㄥ |
首字母 | s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詩韻、詩聲、詩歌、詩句、詩文、詩意、詩情、詩意、詩詞、詩句 | ||
反義詞 | 鐘聲、鍾韻、鐘響、鐘聲 | ||
基本解釋 | 1.一種文字遊戲之作。其方法為任取意義絕不相同的兩個詞﹐或嵌字﹐或分詠﹐創作五言或七言詩兩句﹐以湊合自然﹐對仗工整為上。相傳拈題後以寸香系縷上﹐綴以錢﹐下承盂﹐火焚縷斷﹐錢落盂響﹐雖佳作亦不錄。故名。見清徐兆豐《風月談餘錄》。 |
詩鐘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限時吟詩文字遊戲,大約出現在嘉慶、道光年間的福建八閩地區。詩鐘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聯或多聯,香盡鳴鐘,所以叫做“詩鐘”。詩鐘吟成,再作為核心聯句各補綴成一首律詩,遊戲結束。詩鐘多半限定內容(詩題)、文字和種格,比如詩鐘分詠,限“來、去”,即上聯必須有“來”,對下聯的“去”字。詩鐘比一般對聯要求格律更工整,內容更含蓄,甚至類似謎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