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鬱一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多因情志不舒,氣機鬱結所致。《丹溪心法·六鬱》:“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證治匯補·鬱證章》:“氣鬱,胸滿脅痛,噫氣腹脹。”治宜行氣解鬱。《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一切氣鬱,總宜以化滯為主。”用氣鬱湯、木香調氣散、七氣湯、越鞠丸等方。若氣鬱生痰者,用溫膽湯、半夏厚朴湯、上下分消導痰湯。若氣鬱化火者,用加味逍遙散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