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筆產於安徽涇縣(原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故稱“宣筆”),是中國四大名筆之一。據韓愈《毛穎傳》記載,公元前二三年,秦將軍蒙恬南下時途經中山(安徽省涇縣一帶山區)發現這裡兔肥毫長,便以竹為管,在原始的竹筆基礎上製成改良毛筆。盛行於唐、宋,均有制筆名手。元代以後湖筆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
2008年,宣筆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