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ē huáng | 注音 | ㄊㄧㄝ ㄏㄨㄤˊ |
首字母 | th | 詞性 | 形容詞 |
近義詞 | 貼紅、貼綠、貼藍、貼紫 | ||
反義詞 | 剝離、揭開 | ||
基本解釋 | 1.唐代詔敕用黃紙,凡有更改,仍用黃紙貼在上面,叫做"貼黃"。 2.宋代奏札意有未盡,摘要另書於後,叫做"貼黃"。 3.明清時摘取奏疏中要點,黏附在奏疏後面,叫做"貼黃"。 |
貼黃是削取竹筒內壁約2mm厚的黃色表層(黃片),經煮壓後,貼上在木胎的器物上的傳統竹刻工藝品。其表面或為光素,或鐫刻花紋,貼黃是竹刻中的獨特品種。又稱竹黃、翻黃、反黃、文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