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小黃魚 小黃魚的意思 小黃魚怎麼讀
“小黃魚”詞語拼音為:xiǎo huáng yú,注音:ㄒㄧㄠˇ ㄏㄨㄤˊ ㄩˊ,首字母:xhy,“小黃魚”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黃魚、黃花魚、鰻魚、鱸魚、鰈魚、黃鰭魚、鱈魚、黃鱸魚、黃皮魚、黃鯊魚,反義詞:無,基本解釋:又稱黃花魚”。魚綱,石首魚科。體形如大黃魚,但尾柄粗短,鱗較大。長16~25厘米。白晝底棲,黃昏上浮,黎明下沉。為中國特產經濟魚類。
拼音 xiǎo huáng yú 注音 ㄒㄧㄠˇ ㄏㄨㄤˊ ㄩˊ
首字母 xhy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黃魚、黃花魚、鰻魚、鱸魚、鰈魚、黃鰭魚、鱈魚、黃鱸魚、黃皮魚、黃鯊魚
反義詞
基本解釋 又稱黃花魚”。魚綱,石首魚科。體形如大黃魚,但尾柄粗短,鱗較大。長16~25厘米。白晝底棲,黃昏上浮,黎明下沉。為中國特產經濟魚類。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小黃香
下一個詞語: 小茴香
小黃魚”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又名小黃花魚,脊椎動物,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5-6行鱗,金黃色。椎骨28~30塊。耳石較大。體長約20餘厘米,體長最長可達40cm。體背灰褐色,腹部金黃色。為近海底層結群性洄游魚類,棲息於泥質或泥沙底質的海區。產卵場在沿岸海區水深10~25米,越冬場一般為40~80米,魚群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黃昏時上升,黎明下降,白晝棲息於底層或近底層。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間產卵,主要以糠蝦、毛蝦及小型魚類為食,秋末返回深海。鰾能發聲。中國產於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西海岸也有分佈。為中國重要經濟魚類。供鮮食或製成鹹幹品;鰾可制魚鰾膠;精巢可制魚精蛋白。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