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ǎo nián | 注音 | ㄒㄧㄠˇ ㄋㄧㄢˊ |
首字母 | xn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小歲、少年、小年、幼年、童年、幼小、少小、幼少、小小、年少 | ||
反義詞 | 大年、長年、成年、中年、老年、壯年、年長、年老、年幼、年長 | ||
基本解釋 | ①幼年陸機二十作《文賦》,汝更小年能綴文。②短促的壽命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③民俗祭灶日,指夏曆十二月廿四日江鄉正小年。④指水果等農產品因生長規律造成減產的年頭小年增加了農民的困難。 |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指農曆臘月二十三,在以前貧窮年代,在這一天會早早貼上門神,用以躲避討債,這樣討債的人們一看貼門神過年了就不再討債了,找麻煩了。在這天,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做祭灶火燒吃。
在臺灣等地方,小年是在除夕的前一天,指農曆臘月是二十九天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