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九成宮 九成宮的意思 九成宮怎麼讀
“九成宮”詞語拼音為:jiǔ chéng gōng,注音:ㄐㄧㄡˇ ㄔㄥˊ ㄍㄨㄥ,首字母:jcg,“九成宮”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無,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唐代宮名。在陝西省麟遊縣西。本為隋仁壽宮,系皇帝避暑處。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九成。永徽二年九月改名萬年。幹封二年,復為九成。宮垣周千八百步,中有碧城殿﹑排雲殿,並置禁苑及府庫官寺等。唐王勃有《九成宮頌》,杜甫﹑李商隱均有《九成宮》詩。參閱《新唐書.地理志一》﹑《唐會要》卷三十。 2.唐書法家歐陽詢所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省稱。
拼音 jiǔ chéng gōng 注音 ㄐㄧㄡˇ ㄔㄥˊ ㄍㄨㄥ
首字母 jcg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唐代宮名。在陝西省麟遊縣西。本為隋仁壽宮,系皇帝避暑處。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所在山有九重,改名九成。永徽二年九月改名萬年。幹封二年,復為九成。宮垣周千八百步,中有碧城殿﹑排雲殿,並置禁苑及府庫官寺等。唐王勃有《九成宮頌》,杜甫﹑李商隱均有《九成宮》詩。參閱《新唐書.地理志一》﹑《唐會要》卷三十。 2.唐書法家歐陽詢所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省稱。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九層
下一個詞語: 九成宮碑
九成宮”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九成宮是唐朝第一離宮,其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新城區,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於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開始名叫“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太宗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唐高宗時曾一度改名為“萬年宮”,意指頤和萬壽,後又恢復原名。唐朝魏徵撰寫、歐陽詢手書《九成宮醴泉銘》,立一石碑。此碑銘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甚大。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