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ù zhào | 注音 | ㄌㄧㄨˋ ㄓㄠˋ |
首字母 | l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唐代位於今雲南及四川西南的烏蠻六個部落的總稱﹐即蒙雋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詔"義為王或首領。其帥有六﹐因號"六詔"。唐開元二十六年後﹐蒙舍詔併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縣南境)﹐史稱南詔。其地在今雲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蠻子朝》詩"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後用以稱雲南。 |
唐初,分佈在洱海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部落經過相互兼併,最後形成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六個大的部落,稱為「六詔」。其中,蒙巂詔在今巍山縣北及漾鼻縣地,越析詔在今賓川縣地,浪穹詔在今洱源縣地,邆賧詔在今洱源縣鄧川,施浪詔在今洱源青索,蒙舍詔在今巍山縣地。因其位於諸詔之南,蒙舍詔又稱「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