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óng xīng sì | 注音 | ㄌㄨㄥˊ ㄒㄧㄥ ㄙˋ |
首字母 | lx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佛寺、寺廟、寺院、廟宇、廟堂、廟殿、佛堂、佛院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寺名。俗稱正定大佛寺。在河北省正定縣城內。建立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龍藏寺。宋時重建後改龍興寺。清康熙年間改今名。寺內大悲閣高33米。閣中高達22米的銅製大悲菩薩像鑄於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為中國古代鑄銅藝術的傑作。寺內儲存的隋代《龍藏寺碑》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隆興寺,別名大佛寺,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裡街,原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慕容熙的龍騰苑,公元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在苑內改建寺院,時稱龍藏寺,唐朝改為龍興寺,清朝改為隆興寺;是中國國內儲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儲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佔地面積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餘座,分佈在南北中軸線及其兩側,高低錯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築佈局的重要例項。
隆興寺核定為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名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