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章問:“有人說孔子在衛國宦官癰疽家裡主持私塾教務,在齊國時太監瘠環家裡主持私塾教務,有這樣的事嗎?”
孟子說:“不,不是這樣的,這是好事之徙捏造出來的。孔子在衛國時在顏讎由家主持私塾教務,彌子的妻子和子路的妻子是姐妹,彌子告訴子路說:‘孔子住在我家,可以得到衛國的卿位。’子路將這話告訴孔子,孔子說:‘這有天命安排。’孔子進依照行為規範,退依照行為方式,得到或得不到都說是‘有天命安排’。而在癰疽家和太監瘠環家裡主持私塾教務就是不合行為方式和不顧天命。孔子在魯國和衛國都不順心,又遇上宋國的司馬桓魋,要攔截殺害他,於是就改變裝束透過宋國。那個時候孔子正走厄運,在陳國司城貞子家裡主持私塾教務,做了陳侯周的臣子。我聽說,觀察在朝的近臣,看他所接待的主持私塾教務的人;觀察外來的遠臣,就看他接受什麼樣人主持的的教育。如果孔子在宦官癰疽和太監瘠環家裡主持私塾教務,怎麼還能算是孔子呢?”
註釋
1.主:《易·坤·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易·明夷·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玉篇·部》:“主,典也。”《廣韻·廙韻》:“主,掌也。”這裡用為掌管、主持之意。
2.癰疽:人名,即雍渠,衛靈公的太監。另一說指治癰疽的醫生,是衛靈公的親信。
3.侍人:即寺人、奄人,即後來所謂的宦官,或稱太監。
4.瘠環:人名。
5.顏讎由:人名,亦作顏濁鄒,衛國卜的大夫。
6.彌子:人名,即衛靈公的寵臣彌子瑕。
7.司城貞子:人名,陳國的一個官員。
8.陳侯周:人名,陳國國君,陳懷公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