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徐霞客遊記·遊茈碧湖日記

  十八日昧爽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为送浪穹。遂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而南,七里,至牛街子。循山南去,为三营大道;由岐西南,过热水塘,行坞中,为浪穹间道。盖此地已为浪穹、鹤庆犬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水塘,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间,其坞扩然大开。

  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越溪又南,东眺三营,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流,逼西山之麓,其畴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浪穹境矣。三营亦浪穹境内,余始从鸡山闻其名,以为山阴也,而何以当山之南?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之。土人呼营为“阴”,遂不免与会稽少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

補充糾錯
下一篇詩文: 湘江遇盜門記
譯文及註釋 補充糾錯
譯文
  十八日天亮時催促吃飯,但挑夫逃走了。很久,店主人多要我的錢,為我送行李到浪彎縣。於是往南行二里,過一座石橋,沿東山山腳往南走,前行了七里,到牛街子。沿山往南去,是到三營的大路;從岔路向西南,過熱水塘,在塢中行走,是到浪穿縣的小路。原來這裡已經是浪彎縣、鶴慶府犬牙交錯的接壤地帶了。於是往西南順著一支坡下,一里,經過熱水塘,有民房環繞。我往南從田間走,山塢豁然大開。

  往西南走八里,一條小溪從東向西流。越過小溪又往南走,向東眺望三營,居家很興盛,傍靠在東山麓,那裡山峰更高大;向西眺望溪流,緊逼西山麓,那裡土地更肥沃;越過這條橫穿山塢的小溪,已經完全屬於浪彎縣境了。三營也在浪彎縣境內,我最初在雞足山聽到三營之名,以為是山陰二字,但為什麼位於山南呢?到了這裡才知道,西平侯沐英第二次平定佛光寨,因為其地險要,專門建立三營來控制。當地人讀營為陰聲,於是不免與紹興府會稽相鄰的山陰縣稱謂相同、不能分辨了。

註釋
昧爽:拂曉和黎明,指清晨時分。
餘貲:富餘的資財。
遂:於是。
麓:山腳。
牛街子:今仍名牛街,在洱源縣北境。
熱水塘:雲南俗稱溫泉為熱水塘,此處專指牛街溫泉。該溫泉至今仍存,在牛街稍南的公路邊。
三營:今名同,在洱源縣北境。
“土人呼營”句:明置紹興府,山陰、會稽兩縣同為其附郭縣,治所皆在今浙江紹興。
展開↧
詩文作者
徐霞客
徐霞客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了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3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