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補充糾錯
詩文作者
杜甫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1219 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