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遭乱意不归,窜身迹非隐。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水陆迷畏途,药饵驻修轸。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数杯资好事,异味烦县尹。
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
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遭乱意不归,窜身迹非隐。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水陆迷畏途,药饵驻修轸。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数杯资好事,异味烦县尹。
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