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秦五·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原文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侯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櫜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资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譯文

  文信侯呂不韋想攻打趙國以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他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作大臣,經過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為質。文信侯又請秦人張唐到燕國作相國,以聯合燕國攻伐趙國、擴大他在河間的封地。張唐推辭說:“到燕國去必須取道於趙國,由於過去伐趙結下仇怨,趙國正懸賞百里之地抓我。”文信侯很不高興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羅問:“君侯為什麼這般不高興呢?”文信侯說:“我讓剛成君蔡澤到燕國做了幾年工作,使太子丹入朝為質,一切就緒了,現在我親自請張唐到燕國為相,他竟推辭不去!”甘羅說:“我有辦法讓他去。”文信侯厲聲斥到:“走開!我親自出馬他尚且無動於衷,你還能有什麼辦法!”甘羅辯解說:“古時項七歲時即為孔子師,我今年已十二歲了,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何不由分說便呵斥於我呢!”

  於是甘羅拜謁張唐,問他:“閣下認為您的功勳比武安君如何?張唐說:“武安君戰功赫赫,攻城略地,不可勝數,我張唐不如他。”甘羅問:“閣下果真自知功不及武安君嗎?”張唐答道:“是的”甘羅又問:“閣下您看,當年執掌秦政的應侯範睢與今日文信侯相比,哪一個權勢更大?”張唐說:“應該不如文信侯。”甘羅問:“閣下確認這一點嗎?”張唐說:“是的。”甘羅說:“當年應侯想攻打趙國,可武安君阻攔他,結果應侯在離咸陽七里處絞死武安君。現在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閣下卻左右不肯,我不知道閣下身死何地啊!”張唐沉吟道:“那就麻煩您跟文信侯說我張唐樂意接受這一使命。”於是他讓人準備車馬盤纏,擇日起程。甘羅又去跟文信侯說:“請君侯替我備五輛車子,讓我先去趙國替張唐打通關節。”

  於是甘羅去見趙王,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甘羅問道:“大王聽說太子丹入秦為質的事嗎?”趙王說:“也聽到了風聲。”甘羅分析道:“太子丹到秦國,燕國就不敢背叛秦;張唐在燕,秦國也不會欺辱燕國。秦、燕相親,就是為了伐趙,趙國就危險了。秦、燕相好,別無他故,只是為了攻伐趙國,擴張河間地盤而已。為大王計,若能送給我五座城邑去拓展河間之地,就能使秦國遣還太子丹,並且聯合趙國一道攻打燕國。”趙王當即割讓五座城邑,秦國也打發太子丹歸燕。趙國攻打燕國,得上谷三十六縣,分給秦國十分之一的土地。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