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迎春花

yíng chūn huā

迎春花
迎春花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迎春花
藥材拼音 yíng chūn huā
藥材別名 金腰帶、清明花、金梅花
英文名稱 winter jasmine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木犀科植物迎春花Jasminum nudiforum Lindl.的乾燥花。
(動)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米。小枝四稜形,稜上多少具狹翼。葉對生,三出複葉,小枝基部常具單葉;葉軸具狹翼,葉柄長3~10毫米;小葉片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狹橢圓性,稀倒卵形,先端銳尖或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葉緣反捲;頂生小葉片較大,長1~3厘米,寬0.2~1.1厘米,無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側生小葉片,長0.6~2.3厘米,寬0.2~1.1厘米,無柄或基部延伸成短柄;單葉為卵形或橢圓形,有時近圓形。花單生於去年生小枝的葉腋,稀生於小枝頂端;苞片小葉狀,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花梗長2~3毫米;花萼綠色,裂片5~6枚,窄披針形,先端銳尖;花冠黃色,徑2~2.5厘米,花冠管長0.8~2厘米,寬3~6毫米,向上漸擴大,裂片5~6枚,長圓形或橢圓形,長0.8~1.3厘米,寬3~6毫米,先端銳尖或圓鈍;雄蕊2,著生於花冠筒內;子房2室。花期4~5月。
產地分佈 生於山坡灌叢。產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各地有栽培。
採收加工 4~5月開花時採收,鮮用或晾乾。
藥材性狀 花皺縮成團,展開後,可見狹窄的黃綠色葉狀苞片;萼片5~6枚,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與萼筒等長或較長;花冠棕黃色,直徑約2厘米。花冠筒長1~1.5厘米,裂片通常6枚,倒卵形或橢圓形,約為冠筒長的1/2。氣清香,味微澀。
性味歸經 性平,味苦、微辛。歸腎經、膀胱經。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10~15克;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調麻油搽。主治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小便熱痛,惡瘡腫毒,跌打損傷。
藥理研究 裂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具有降壓、降血糖、抗肝毒、抗菌消炎等作用。
化學成分 主要含裂環烯醚萜類、黃酮類、迎春花黃色素、揮發油、脂肪酸等化學成分。
使用禁忌 血虛目疾慎服,忌用鐵器煎藥。
配伍藥方 ①治發熱頭痛:迎春花15克。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咽喉腫痛:迎春花15克,點地梅、甘草各3克。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③治小便熱痛:迎春花、車前草各15克。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④治腫毒惡瘡:迎春花為末,酒調服,出汗即愈。(《衛生易簡方》) ⑤治無名腫毒,發高燒:迎春花30克。煎水服。(《貴州草藥》) ⑥治臁瘡:迎春花適量,為末,調香油外敷。(《青島中草藥手冊》) ⑦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迎春花適量,搗爛外敷患處。(《中國藥用花卉》)
上一味中藥材: 大青葉
下一味中藥材: 木棉花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