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木棉花

mù mián huā

木棉花
木棉花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木棉花
藥材拼音 mù mián huā
藥材別名 紅棉花、英雄樹花、廣州市花
英文名稱 red silk-cotton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 Merr.的花。
(動)植物形態 大喬木。乾和枝有短而大的圓錐形刺。掌狀複葉,小葉5~7,具柄,薄革質,矩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無毛。花大,紅色,聚生於枝的近頂端;萼厚革質,內被絲毛,呈闊而鈍的裂片;花瓣5,肉質,兩面多少被星狀柔毛;雄蕊管短,多列;子房5室,胚珠多數。蒴果大,木質,果瓣內有綿毛;種子多數。
產地分佈 野生或栽培。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
採收加工 春季採收盛開花朵,曬乾或烘乾。
藥材性狀 多皺縮。花萼杯狀,頂端3~5裂,厚革質而脆。外表棕黑色,具不規則縱皺,內面被灰黃色短茸毛。花瓣5片,分離,皺縮或破碎,外面棕黃色或深棕色,具縱紋,被星狀毛,內面紅棕色,被少數星狀毛。雄蕊多數,花絲扭曲,具粗縱紋,花葯大部脫落。味淡、微甘。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淡。歸大腸經。
功效作用 清熱、利溼、解毒、止血。屬清熱藥下分類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6~9克,煎服,或研末服。用治大腸溼熱所致的洩瀉、痢疾、血崩、瘡毒、金創出血。
藥理研究 具抗炎、保肝作用。
化學成分 含鞣質、木棉膠及微量元素等。另乙醇提取物、肉豆寇酸、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油酸乙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 虛寒體質者不宜服用。
配伍藥方 ①治溼熱腹瀉,痢疾:木棉花15克,鳳尾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1982年) ②治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腸炎:鮮木棉花60克。水煎,衝冬蜜服。(《福建藥物志》) ③治暑天汗出煩熱:木棉花適量,開水泡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④治咯血,嘔血:木棉花14朵,嘔血加豬瘦肉,咯血加冰糖同燉服。(《福建藥物志》)
上一味中藥材: 迎春花
下一味中藥材: 山銀花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