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兩頭尖

liǎng tóu jiān

兩頭尖
兩頭尖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兩頭尖
藥材拼音 liǎng tóu jiān
藥材別名 竹節香附、草烏喙
英文名稱 Anemonis raddeanae
功效分類 祛風溼強筋骨藥
藥用部分 毛茛科植物多被銀蓮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根莖。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莖橫走或斜生,呈細紡錘形,長1.5~3厘米,直徑3~8毫米,暗褐色,頂端具數枚黃白色大型膜質鱗片。基生葉為3出複葉,通常1枚,小葉具柄,小葉片通常3深裂或近全裂,裂片倒卵形,3裂或缺刻狀,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無毛或僅基部疏被長柔毛。花莖單一,直立,疏被長柔毛,較基生葉高,有葉狀總苞片3枚,總苞片長圓形或狹倒卵形,具數個缺刻狀圓齒,花單朵,頂生,萼片花瓣狀,長圓形,10~15片,白色,外側略帶紫暈,兩面無毛,雄蕊多數,雌蕊多數,離生,子房被長柔毛,花柱稍彎,無毛。瘦果,具細毛。
產地分佈 生於闊葉林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等地。
採收加工 於5~6月苗枯前採挖根莖,除去地上殘莖及鬚根,洗淨曬乾,或用沸水燙過曬乾。
藥材性狀 呈長紡錘形,兩端尖細,略彎曲,長1~3厘米,直徑2~7毫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隱約可見數個環節,具多數細縱皺紋,有的一端具1至數個短的分枝或突起。質堅脆,斷面較平坦,角質樣,邊緣棕黑色,中央淡灰白色至淡棕褐色;氣微弱,味澀略麻竦。以質硬、斷面類白色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熱,味辛。歸脾經。
功效作用 祛風溼、消癰腫。屬祛風溼藥下分類的祛風溼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克,煎湯內服。外用:研末撒膏藥上敷貼。治療風寒溼痺、手足拘攣、骨節疼痛、癰疽腫痛。
藥理研究 體外實驗表明,竹節香附素A能顯著抑制小鼠S180和腹水型肝癌細胞DNA、RNA及蛋白質的合成;銀蓮花素A能夠明顯抑制胸腺嘧啶苷、尿嘧啶苷和亮氨酸摻入S180和肝癌細胞;竹節香附皂苷Ri~ Rs均有溶血作用。
化學成分 根莖含齊墩果酸,從中分離出10個皂苷和2個皂苷元:竹節香附皂苷R0、R1、R2、R3、R4、Rs、R6、R7、R8、R9 10個皂苷,齊墩果酸和薯蕷皂苷元,並含有毛茛苷和白頭翁素。
使用禁忌 有毒,內服用量不宜過大、孕婦禁用。
配伍藥方 ①治癰疽瘡瘍:兩頭尖3克,金銀花30克,地丁30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慢性關節疼痛:兩頭尖3克,防風9克,牛膝12克,威靈仙12克,松節6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上一味中藥材: 金鐵鎖
下一味中藥材: 爬山虎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