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羊耳菊

yáng ěr jú

羊耳菊
羊耳菊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羊耳菊
藥材拼音 yáng ěr jú
藥材別名 大力王、豬耳風、過山香、白羊耳、白牛膽、金邊草、大刀藥、白背風
英文名稱 sheepear inula herb
功效分類 利水消腫藥
藥用部分 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的地上部分。
(動)植物形態 亞灌木。根莖粗壯,多分枝。莖直立,粗壯,全株被汙白色或淺褐色絹狀或棉狀密茸毛。下部葉在花期脫落後留有被白色或汙白色綿毛的腋芽。葉互生;葉片長圓形或長圓形披針形,葉長10~16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近鍥形,邊緣有小尖頭細齒或淺齒,上面被基部疣狀的密糙毛,下面被白色或汙白色絹狀厚茸毛。頭狀花序倒卵形,多數密集於莖和枝端成聚傘圓錐狀;總苞片5層,外層較內層短3~4倍,被白色或帶褐色茸毛;小花黃色,外圍花舌片短小或無舌片;中央筒狀花狹漏斗狀。瘦果長圓柱形,被白色長絹毛,冠毛褐黃色。
產地分佈 分佈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
採收加工 夏、秋採割全草,春、秋挖根,洗淨鮮用或曬乾。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少分枝,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細縱紋及凸起的橢圓形皮孔,葉痕明顯,半月形,皮層易剝離。質硬,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葉片易脫落,常捲曲,展開後呈狹矩圓形或近倒卵形,長7~9cm,寬1.5~2cm,邊緣有小鋸齒,先端漸尖或鈍形,基部渾圓或廣楔形,上表面黃綠色,且黃色粗毛,下表面黃白色,被白色絹毛。偶帶有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序組成的傘房花叢。花小。瘦果具稜,有冠毛。氣香,味辛、微苦。以莖粗壯、葉多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甘、微苦。歸經無。
功效作用 祛風利溼,行氣利溼,解毒消腫。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15~3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主治風寒感冒,咳嗽,風溼痺痛,洩瘌,肝炎,乳腺炎,痔瘡,溼疹,疥癬。
藥理研究 大力王煎劑有止咳作用,但無祛痰及平喘作用。水煎液體外對白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中度敏感。
化學成分 大力王全草含橙黃胡椒醯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橙黃胡椒醯胺苯甲酸酯(aurantiamide benzoate)、大黃素甲醚(physcion)、東莨菪亭(scopoletin)、香草醛(vanillin)、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丁香酸(syringic acid)、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壬二酸(azelaic acid)、百里香酚(thymol)、異百里香酚(isothymol)、角鯊烯( squalene)、齊墩果酸( oleanol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和月桂酸(lauric acid)等。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 ①治風溼關節痛、腰痛:羊耳菊根30g,加黑豆60g,白酒及水各半,煎服。 ②治感冒:羊耳菊30g,牡荊葉、仙鶴草各15g,水煎服。
上一味中藥材: 澤漆
下一味中藥材: 獼猴桃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