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鷹不泊

yīng bù pō

鷹不泊
鷹不泊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鷹不泊
藥材拼音 yīng bù pō
藥材別名 筋欖根、土花椒根、鳥不宿
英文名稱 avicennia pricklyash root
功效分類 利水消腫藥
藥用部分 芸香科植物簕欓(勒黨)Zanthoxylum avicenn,ae (Lam.) DC.的根。
(動)植物形態 常綠喬木或大灌木。莖幹上有粗厚的三角形紅褐色皮刺,枝上的刺較小。葉互生,為奇數羽狀複葉,葉軸上有狹翅,上面具縱槽,無刺;小葉對生,厚紙質至薄革質,長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或近菱形,頂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尖頭鈍或微凹,基部楔尖,兩側常明顯不對稱,邊緣有小齒;中脈上面凹人,下面隆起。夏季開淡綠色花;花小,單性,排成頂生的傘房狀聚傘花序;萼片5,卵形;花瓣5片,橢圓形;雄蕊伸出,藥隔凸尖,無腺體;雌花無退化雄蕊。瞢莢果紫紅色,頂有一小喙狀尖頭。種子卵形,黑色而有光澤。
產地分佈 生於山坡、丘陵、平地、路旁的疏林中或灌木叢中。分佈於廣東、福建、臺灣、海南等地。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挖取根部,洗淨,趁鮮切片,曬乾。
藥材性狀 不規則斜切片塊狀。栓皮深黃色,粗糙,具縱裂紋,質松,易脫落。除去栓皮後呈黃棕色,皮部薄,可與木部剝離,內表面黑褐色,質韌,縱撕呈纖維狀。木部淺黃白色,質堅實,斷面形成層明顯。氣香,根皮嚼之味辛辣而苦。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苦、辛。歸肺經、胃經。
功效作用 祛風消腫、行氣止痛,利溼退黃。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煎服。用治風溼骨痛、胃氣痛、跌打瘀痛、溼性水腫。
藥理研究 抗炎作用:鷹不泊中的多種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祛風養血湯:祛風養血湯具有祛風養血,溫經散寒的功效。 此外,鷹不泊還有理痰火、酒痰,開喉咽腫痛,祛風,理跌打等功效1。
化學成分 根皮含筋欖鹼、二氫筋欖鹼、白屈菜紅鹼、兩面針鹼、木蘭鹼、坎狄辛、藤泊它任鹼、橙皮苷、地澳明、鷹不泊內酯醇。
使用禁忌 孕婦慎用。
配伍藥方 鷹不泊15g、獨活9g、當歸15g、血風藤30g、吊子風(鉤藤)15g、楓寄生30g、半楓荷15g、黑老虎15g、山蒼根15g,豬前蹄1只,黃酒100ml,調料少許 。 製法:將上藥洗淨,布包包裹入鍋中,大火燒開;豬前蹄洗淨剁成塊,待藥液開後,與黃酒一同入鍋中,一起燉煮至蹄肉酥爛,加適量調料,即成。 功效:祛風養血,溫經散寒。適宜人群:風溼骨痛。禁忌:孕婦、陰虛者忌服。
上一味中藥材: 生薑皮
下一味中藥材: 廣昆布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