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紫花前胡

zǐ huā qián hú

紫花前胡
紫花前胡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紫花前胡
藥材拼音 zǐ huā qián hú
藥材別名 紫花草、紫胡草、紫花蔻、紫花蔻香、紫花苦胡
英文名稱 Peucedani Decursivi Radix
功效分類 辛涼解表藥
藥用部分 傘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sivum(Miq.)Maxim.的乾燥根。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粗大,圓錐形,有分枝。莖直立,圓柱形,具淺縱溝紋,光滑,紫色,上部分枝,被柔毛。基生葉有長柄,柄長13~36厘米,基部有寬闊葉鞘,葉片堅紙質,三角狀寬卵形,三出式一至二回羽狀分裂,下部第一回羽片有柄,末回裂片橢圓形或長卵形,基部下延,頂端裂片基部下延呈翅狀與側裂片相匯合,上面深綠色,下面綠白色,邊緣鋸齒較密,莖上部葉逐漸退化,至頂部成為僅有3裂,甚至不裂的細小葉片,紫色葉鞘膨大成兜狀。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傘幅10~20,長2~4厘米,紫色,有柔毛,總苞片1~2,卵圓形,呈寬闊鞘狀,長1~2厘米,小總苞片數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花瓣卵圓形,深紫色。果實橢圓形,長6毫米,寬約4毫米,背部扁平,背稜和中稜線形突起,側稜擴充套件成狹翅,稜槽內油管1~3,合生面油管4~6,胚乳腹面腦溢血凹入。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產地分佈 生於山坡、林緣或灌叢、草地。分佈於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等省區。
採收加工 秋、冬二季地上部分枯萎時採挖,除去鬚根,曬乾。
藥材性狀 多呈不規則圓柱形、圓錐形或紡錘形,主根較細,有少數支根,長3~15厘米,直徑0.8~1.7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根頭部偶有殘留莖基和膜狀葉鞘殘基,有淺直細縱皺紋,可見灰白色橫向皮孔樣突起和點狀鬚根痕。質硬,斷面類白色,皮部較窄,散有少數黃色油點。氣芳香,味微苦、辛。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辛。歸肺經。
功效作用 降氣化痰,散風清熱。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內服煎湯,或入丸、散。治療痰熱喘滿,咯痰黃稠,風熱咳嗽痰多。
藥理研究 紫花前胡的一些主要藥理作用: 抗炎作用:紫花前胡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抑制炎症反應和炎症介質的釋放,從而緩解炎症相關疾病的症狀。 支氣管舒張作用:紫花前胡具有支氣管舒張作用,可以放鬆支氣管平滑肌,擴張呼吸道,緩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症狀。 鎮咳作用:紫花前胡可刺激呼吸中樞,抑制咳嗽反射,減輕咳嗽症狀。 抗菌作用:紫花前胡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對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抗氧化作用:紫花前胡中的化學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化學成分 根含香豆精類化合物,香豆精糖甙類化合物。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 紫花前胡煎劑:將紫花前胡適量研磨成粉末,取適量加水煎煮,待濃縮後,去渣取汁。可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紫花前胡口服液:將紫花前胡適量研磨成粉末,加入適量的水或蜂蜜攪拌均勻,製成口服液。可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紫花前胡散劑:將紫花前胡適量研磨成細粉,可與其他草藥配伍,製成散劑。可用於治療鼻竇炎、咽喉炎等炎症性疾病。 紫花前胡外用貼膏:將紫花前胡研磨成細粉,加入適量的藥膏基質中,製成外用貼膏。可用於治療面板炎症、溼疹等面板病。
上一味中藥材: 升麻
下一味中藥材: 單葉蔓荊子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