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崗梅根

gǎng méi gēn

崗梅根
崗梅根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崗梅根
藥材拼音 gǎng méi gēn
藥材別名 苦梅根、山梅根、秤星樹根
英文名稱 scaly holly root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冬青科植物梅葉冬青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Champ. ex Benth.的根。
(動)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枝條表面散生多數大小似秤星的黃白色皮孔。葉互生,膜質,卵形,頂端漸尖,基部短尖或渾圓,邊緣有小鋸齒,葉面光亮。白色花,雌雄異株;雄花單生於葉腋,花瓣白色,通常4片,間有5~6片,僅在基部合生,雌蕊1枚,花柱短,柱頭淺裂。果為漿果狀核果,圓球形,成熟時黑色,內分核4~6粒,內果皮骨質。
產地分佈 多生於丘陵地的灌木叢中和低山的疏林下及村邊、路邊的曠地上。分佈於廣東、海南、湖南、福建、臺灣等地。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挖取根部,洗淨,趁鮮斬成小片塊,曬乾。
藥材性狀 片塊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外皮表面棕褐色或灰黃色,稍粗糙,微有皺紋,有側根痕及多數白色圓形的小皮孔,大小似秤星;外皮薄,不易剝落,剝去外皮顯灰白色或灰黃色,可見較密的點狀或短條狀突起,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木部寬廣,黃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細微的放射狀紋理及不規則環紋。氣微,味先苦後回甘。
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涼。歸肺經、胃經。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腫、散瘀止痛。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0克,煎服。用治感冒發熱、肺熱咳嗽、熱病津傷口渴、咽喉腫痛。外用適量,用治外傷瘀血腫痛。
藥理研究 崗梅根具有抗菌的功效與作用。體外試驗表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對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有輕度抑制作用。可增加豚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和心收縮力,注射藥物後1分鐘,流量增加146%,心收縮力增加103%。並具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對垂體後葉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T波改變有保護作用,對S-T段偏移及節律紊亂亦有一定減少,對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臨床上,近期有用治術後感染、肺部感染、膽道感染、子宮內膜及附件炎。
化學成分 崗梅根含三萜皂苷、內脂(或香豆精)及少量生物鹼。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慎用。
配伍藥方 ①治感冒:秤星樹根、鹵地菊各30克,生薑3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②治偏正頭痛:崗梅鮮根90克,雞矢藤60克,鴨蛋2個。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肺癰:崗梅根250~500克,水煎,連服數次。(《嶺南草藥志》) ④治小兒百日咳:崗梅根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酌加蜂蜜兌服。(江西《草藥手冊》)
上一味中藥材: 玉葉金花
下一味中藥材: 仙人掌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