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山胡椒

shān hú jiāo

山胡椒
山胡椒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山胡椒
藥材拼音 shān hú jiāo
藥材別名 山花椒、山龍蒼、雷公尖、野胡椒、香葉子、楂子紅、臭樟子
英文名稱 spicebush
功效分類 溫裡藥
藥用部分 為樟科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Sieb. et Zucc.) Bl.的乾燥成熟果實。
(動)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米。根粗壯堅硬,外皮灰白或暗褐色,斷面肉質,曬乾後有魚腥氣。樹皮光滑,灰色或灰白色;冬芽(混合芽)外部鱗片紅色;嫩枝初被褐色短毛,後漸脫落。葉互生或近對牛;葉柄長約2毫米,有細毛;葉片寬橢圓形至狹倒卵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僅脈間有細毛,下面粉綠色,密被灰色柔毛,葉脈羽狀;每側5~6條。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3~8朵小花簇生於頭年生枝的葉腋;花被6片,黃色,雄花有雄蕊9,排成3輪,花葯2室,內向瓣裂;雌花退化雄蕊細小,子房橢圓形,柱頭盤狀。核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有香氣。花期3~4月,果熟期7~9月。
產地分佈 生於山地、丘陵的灌叢中和疏林緣。分佈於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臺灣等地。
採收加工 9~11月果熟時採收,曬乾。
藥材性狀 山胡椒呈球形,黑褐色,具網狀皺紋,先端鈍圓,基部有自果軸脫落的疤痕。質硬,外果皮可剝離,除去果皮,可見硬脆的果核。質堅脆,有光澤,外有一隆起縱橫紋。破開後,內含種子1粒,胚具子葉2片、富油性。氣香,味辛辣,微苦而麻。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歸肺經、胃經。
功效作用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平喘。屬溫裡藥。
臨床應用 用量3~15克,煎服。用治脘腹冷痛,胸滿痞悶,哮喘。
藥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試驗山胡椒揮發油對常見的14種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對卡他奈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的抗菌作用最強(抗菌效價在1:1000以上)。此外,該揮發油對新型隱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兩種真菌也表現明顯的抑菌作用。2.耐缺氧作用:1.5克/10克水提液腹腔注射,可延長小鼠耐缺氧時間。
化學成分 果實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羅勒烯約佔77.99%,此外還含α-及β蒎烯,樟烯,壬醛,癸醛,1,8-桉葉素,檸檬醛,對聚傘花素,黃樟醚,龍腦,乙酸龍腦酯,γ-廣蕾香烯等成分。種子中含脂肪酸,其中癸酸55.27%,月桂酸佔32.21%,還含硬脂酸,棕櫚酸,肉豆蔻酸,辛酸。
使用禁忌 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氣喘:山胡椒果實60克,豬肺1副。加黃酒,淡味或略加糖燉服。一二次吃完。(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中風不語:山胡椒乾果、黃荊子各3克。共搗碎,開水泡服。(《陝西中草藥》)
上一味中藥材: 丁香
下一味中藥材: 澄茄子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