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蓽茇

bì bá

蓽茇
蓽茇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蓽茇
藥材拼音 bì bá
藥材別名 蓽撥、蓽撥梨、椹聖、鼠尾
英文名稱 fructus piperis longi
功效分類 溫裡藥
藥用部分 胡椒科植物蓽茇Piper longum L.的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質藤本。莖下部匍匐,枝橫臥,有縱稜和溝槽,幼時密被粉狀短柔毛。單葉,互生,紙質,葉片卵圓形、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6~12厘米,寬2.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或耳狀,兩面葉脈上被極細的粉狀短柔毛,下面密而顯著,基出脈5~7條;葉柄下部的長達9厘米,中部的長1~2厘米,頂端近無柄,具密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穗狀花序與葉對生,無花被;雄蕊總花梗長2~3厘米,被粉狀短柔毛,穗長4~6厘米,直徑約3毫米,花直徑約1.5毫米,苞片1,近圓形,雄蕊2枚,花葯橢圓形,2室,花絲短;雌穗總花梗長1.5厘米密被柔毛,穗長1.5~2.5厘米,直徑約4毫米,於果期延長,苞片圓形,花的直徑不及l毫米,子房上位,倒卵形,1室,下部與花序軸合生,無花柱,柱頭3。漿果卵形,先端尖,基部嵌陷於花序軸內與之結合,呈圓形,頂端有臍狀突起,成熟時為紅褐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至翌年春季。
產地分佈 生於熱帶林下。廣西、廣東、海南、福建等地有栽培。
採收加工 果穗由綠變黑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 圓柱形,稍彎曲,由多數小漿果集合而成。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齊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殘存或脫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顆粒狀。小漿果球形。有特異香氣,味辛辣。
性味歸經 味辛,性熱。歸胃經、大腸經。
功效作用 溫中散寒、下氣止痛。屬溫裡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克,煎服。用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偏頭痛;外治牙痛。蓽茇,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清粥飲調下半錢,治痰飲噁心(《聖惠方》)。
藥理研究 醇提物具有抗潰瘍、抗心肌缺血作用。揮發油能抗心律失常、調血脂,並能抑制中樞神經。耐缺氧、鎮靜、鎮痛、解熱、廣譜抗菌、對冠狀血管和腸管平滑肌有很強的鬆弛作用等。
化學成分 主含醯胺類化合物、木脂素、揮發油、胡椒鹼、四氫胡椒酸、棕櫚酸、蓽茇明寧鹼、長柄胡椒鹼、蓽茇明鹼等成分。
使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禁服。
配伍藥方 ①治冷痰飲噁心:蓽茇,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用清粥飲調下1.5克。(《聖惠方》) ②治偏頭痛:蓽茇為末。令患者口中含溫水,左邊痛令左鼻吸一字,右邊痛令右鼻吸一字。(《經驗後方》) ③治牙痛:蓽茇、胡椒。上二味等分,搗羅為末,化蠟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納蛀孔中。(《聖濟總錄》蓽茇丸)
上一味中藥材: 蓽澄茄
下一味中藥材: 胡椒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