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阿魏

ā wèi

阿魏
阿魏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阿魏
藥材拼音 ā wèi
藥材別名 燻渠、魏去疾、哈昔泥、五彩魏、臭阿魏、阿虞
英文名稱 Ferula asafoetida
功效分類 理氣藥
藥用部分 來源於傘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K. M. 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的樹脂。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全株具強烈的蔥蒜樣氣味。根粗大,圓錐形。莖粗壯,被柔毛,自基部分枝並形成圓錐形。基部分枝互生,上部分枝輪生。葉片灰綠色,三角狀卵形。三出三次羽狀全裂,頂裂片寬橢圓形,先端具齒或淺裂,基部下延,上面被疏毛,下面密生白柔毛。頂生傘形花序近無柄,側生傘形花序(1~)2~4,對生或互生,花序梗延長,超出頂生花序,傘形花序直徑8~12厘米,無苞片,傘幅5~25,被柔毛。小苞片寬披針形,早落。花瓣背面被柔毛。柱基矮圓錐形,基部擴大,邊緣波狀。果實橢圓形,長10~12毫米,寬5~6毫米,疏被柔毛,稜間油管3~4個,合生面12~14個。花果期4~6月。
產地分佈 生於海拔800~900米的沙漠帶礫石的黏質土壤上。分佈於新疆西部。
採收加工 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莖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滲出的乳狀樹脂,陰乾。
藥材性狀 呈不規則的塊狀和脂膏狀。顏色深淺不一,表面蠟黃色至棕黃色。塊狀者體輕,質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新鮮切面顏色較淺,放置後色漸深。脂膏狀者黏稠,灰白色。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性味歸經 性溫,味苦、辛。歸脾經、胃經。
功效作用 消積,化瘕,散痞,殺蟲。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 用量1~1.5克,內服:入丸、散。外用:適量,熬製藥膏或研末入膏藥內敷貼。用於肉食積滯,瘀血癮瘕,腹中痞塊,蟲積腹痛。
藥理研究 1.對子宮的作用:阿魏混懸液4×10¯³克(生藥)對未孕小鼠和家兔離體子宮的自發性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在一定範圍內增加阿魏劑量其抑制作用隨之增強。對垂體後葉素、麥角新鹼引起的子宮痙攣性收縮有拮抗作用,但對孕兔離體子宮則表現興奮作用。當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時,阿魏對子宮的抑制作用增強,若體內孕酮水平較高時,則對子宮的興奮作用增強。2.終止妊娠作用:阿魏脂溶性成分經矽膠色譜分析,以石油醚和石油醚-乙酸乙酯(9:1)洗脫後的兩種油狀物均具有抗生育作用,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洗脫物活性較強。阿魏兩種脂溶性成分180mg/kg灌胃,每日2次,連續3天,對小鼠妊娠早期(7天)終止率為100%,對妊娠中期(11天)終止率分別為92%和93%。3.對心臟的作用:新疆阿魏水煎劑及水一醇提取液能降低離體蛙心的心跳振幅,增加心率。還有抗過敏、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20.74%)及香豆素類化合物。還含阿魏酸酯和阿魏酸。
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及孕婦忌服。
配伍藥方 ①治諸積:雞子五枚,阿魏五分,黃蠟一兩。鍋內一處煎。分作十服,溫湯空心服。(《赤水玄珠》脾積膏) ②治男婦痞塊:阿魏一兩,生漆(濾過)、蒼耳各四兩,蜂蜜六兩。和勻入錫罐內,密封罐口,置鍋內水煮三炷香久,取起候冷。每服二茶匙,食遠燒酒調下,日三次。忌油膩發毒物。(《醫學入門》生漆膏) ③治瘧疾:煙脂、阿魏各一大豆許,同研。以大蒜肉研和為膏,用大核桃一枚,劈開去仁,取一片以藥膏子填在核內。瘧發時,用藥核桃覆在手虎口上,男左女右,令藥著肉,以緋帛系定,經宿乃去。(《聖濟總錄》扼虎膏) ④治瘧母結癖,寒熱無已:真阿魏、雄黃各二錢半,硃砂一錢半。上沸湯泡阿魏研散,雄、朱為末和之,稀麵糊丸桐子大。每一丸,人參煎湯,候冷,空心服。瘴瘧,桃枝煎湯,冷服。臨發,磨一丸,敷鼻頭、口畔。(《直指方》經效瘧丹) ⑤治敗精惡物不出,結成疝,痛不可忍:阿魏二兩(酢和養麥面裹,火煨熟),檳榔(大者)二個,刮空,滴乳香滿盛,刮下來,用蕎麥拌作餅,慢火煨。上細末,入硇砂一錢,赤芍一兩,同為末,麵糊搜和丸,如梧子大。鹽酒下。(《脈因證治》應痛丸) ⑥治白虎風身體疼痛不可忍,轉動不得:阿魏半錢匕,地龍十五條(白色少泥者,微炒),乳香(研)、好茶末各一錢匕。上為細散。分兩服,空心熱酒調下,更吃熱豆淋酒、熱姜稀粥,以衣被覆取微汗。(《聖濟總錄》阿魏散) ⑦治牙痛:阿魏、臭豆各一分。上藥同研如粉,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綿裹,隨患處左右插在耳門內。(《聖惠方》)
上一味中藥材: 蜘蛛香
下一味中藥材: 龍涎香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