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金銀花

jīn yín huā

金銀花
金銀花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金銀花
藥材拼音 jīn yín huā
藥材別名 忍冬花、雙花、二花、銀花、鷺鷥花、金花、雙苞花、金藤花
英文名稱 honeysuckle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半常綠木質藤本。老莖棕褐色,幼枝綠色,密被柔毛。葉對生,卵形。花成對腋生;花冠初開時白色,後變黃色,外被柔毛和腺毛,花冠筒細長,上唇4淺裂,下唇狹而不裂;雄蕊5枚,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漿果球形,熟時黑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佈 生於丘陵、林邊、籬旁;多有栽培。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採收加工 夏初花開放前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藥材性狀 藥材金銀花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黃綠色,密被短柔毛。花萼綠色,先端5裂。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枚,附於筒壁,黃色;雌蕊1枚,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歸肺經、心經、胃經。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用治癰腫疔瘡、喉痺、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現臨床上多製成各種製劑,用於治療咽喉炎症、肺結核併發呼吸道感染、肺炎和細菌性痢疾、外科化膿性感染、子宮頸糜爛以及眼科急性炎症。
藥理研究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抗炎、解熱、促進炎細胞吞噬功能、降血脂、中樞興奮、抗生育、預防胃潰瘍、興奮子宮作用。體外實驗表明,金銀花煎劑及醇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桿菌、腦膜炎雙球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百日咳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結核桿菌、霍亂弧菌等多種革蘭陽性和陰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銀花的水煎劑、水浸液和提純液,用平板打洞法,對致齲齒的變形鏈球菌,具有較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隨濃度增大而明顯增強。
化學成分 含木樨草素、肌醇1%及揮發油、萜類、酚酸等化學成分。其中有綠原酸、異綠原酸、白果醇、β-谷固醇、豆固醇、豆固醇-D-葡萄糖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及瘡瘍屬陰證者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瘡瘍痛甚,色紫變黑者:金銀花連枝、葉(銼)60克,黃芪120克,甘草30克。上細切,用酒一升,同入壺瓶內閉口,重湯內煮三二時辰,取出去滓,頓服。(《活法機要》回瘡金銀花散) ②治發背,惡瘡、托里,止痛,排膿:金銀花120克,甘草(炒)30克。上為粗末,每服12克,水、酒各一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之。(《衛生寶鑑》) ③治癰疽發背初起:金銀花240克,水十碗,煎至二碗,入當歸60克,同煎至一碗,一氣服之。(《洞天奧旨》歸花湯) ④治乳腺不行,結成癰腫,疼痛不可忍者:金銀花、當歸、黃芪(蜜炙)、甘草各7.5克。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盞,食後溫服。(《濟陰綱目》金銀花散) ⑤治乳巖積久漸大,色赤出水,內潰深洞:金銀花、黃芪(生)各15克,當歸24克,甘草5.4克,枸橘葉(即臭橘葉)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竹林女科》銀花湯)
上一味中藥材: 北豆根
下一味中藥材: 紫草茸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