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雜篇·漁父

漁父原文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 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 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 ,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 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 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 :“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 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 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 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客曰:“子将何求?”孔子 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 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 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 教,敢不虚心!”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 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 ,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 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 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 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 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 ,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 ,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 ,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 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总; 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 ;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 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 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 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 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 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 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 “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 ,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 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 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谨 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 ,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 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屯,强亲者 ,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 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 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 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 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 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 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 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伪而晚闻大道也!”

  孔子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 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 ,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 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剌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 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今 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 夫子矣,渔父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 也!湛于礼义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 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 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 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 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之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 敢不敬乎!”

漁父譯文

  孔子明年愛好郊遊,課堂上講倦了,便宣佈出城去玩 一玩。出城不遠,有個緇帷公園,樹林遮天蔽日,孔子帶 領學生常來這裡遊玩。一日,在緇帷公園的河岸,學生們 散坐在草地上讀書,孔子獨坐在杏壇上唱歌彈琴。一曲尚 未彈完,河邊一艘小船上漁夫聽見了,走上岸來,遠遠蹲 著,左手拍膝,右手托腮,瞑目傾聽。漁夫年老,鬚眉雪 白,披頭散髮,長袖飄飄,意態瀟灑,彷彿古人。待孔子 彈完了,漁夫招手,要子貢和子路前去。子貢是負責孔子 交際的,子路是負責孔子安全的,二人當即前去應酬。

  漁夫遙指杏壇上的孔子,詢問二人:“他是做啥的呀 ?”

  子路說:“魯國的著名賢士呢。”

  漁夫問:“哪家的?”

  子路說:“孔家的。”

  漁夫問:“孔家這位先生搞哪方面的專業?”

  子路鈍于歸納,答不出來。子貢說:“孔家這位先生 ,心慕忠信品德,實踐仁義學說,修繕禮樂制度,理順人 際關係,以此報效國王,以此教導平民,從而達到為人類 造福的最終目標。這便是他搞的專業了。”

  漁夫問:“他有封地嗎?他有爵位嗎?”

  子貢說:“沒有,沒有。”

  漁夫問:“他是國王的左右手嗎?”

  子貢說:“不是。”

  漁夫覺得未免滑稽,笑出聲來,轉身便走,搖頭說: “仁也夠仁啦,義也夠義啦,只怕心操碎了人拖垮了找些 罪來受啊,毀了自己的天性正德啊。哎喲喲,離大道太遠 啦!”

  子貢跑回杏壇報告孔子。孔子推琴起身,拍額頭問自 己:“是聖人在野吧?”從杏壇下來,急忙追去。追到河 邊,漁夫已上船解纜,撐竿離岸了。孔子呼叫,漁夫停竿 ,轉身向岸。孔子退後三步,作揖行禮。作一揖,進一步 。又作揖,又進步。再作揖,再進步。三禮行畢,進到原 位,夠恭敬了。

  漁夫問:“你叫我有啥事?”

  孔子說:“剛才先生話還未講完就走啦,在下孔丘, 頭腦遲鈍,還不明白,有幸聆聽下風,望先生隨便講幾句 ,幫助幫助我。”

  漁夫嘻嘻笑著說:“你真好學喲。”

  孔子又再三的作揖行禮,說:“我自幼好學,現年六 十九啦,仍然找不到真理在何處,還敢不虛心聽取幫助嗎 。”

  漁夫說:“性格相類,相好相隨。聲波共頻,共振共 鳴。說這是自然原理,我看不會錯。好吧。我願意盡我所 知,幫助你搞好專業。你的專業在人事方面。周朝天子, 各國諸候,文武官吏,萬民百姓,這四種人如果都正位了 ,社會秩序便良好了。反之,這四種人如果都錯位了,社 會就要大亂。官吏不理公務就會作惡,百姓不管家務就會 惹事。上上下下憂心忡忡忙於事務,社會矛盾就不會演化 為動亂了。百姓憂的是年荒屋破,食少衣單,租稅無著, 妻妾吵嘴,兄弟打架。官吏憂的是擔子過重,事情辦糟, 喪失清白,下屬懶惰,成績沒有,撤職降級。諸候王憂的 是大臣不忠,國民蠢動,家族內亂,工業落後,賦稅歉收 ,國格降級,得罪中央。天子以及中央政府憂的是旱澇交 加,寒暑亂套,農業減產,諸候霸道,國際混戰,百姓遭 殃,禮儀鋪張,財政困難,倫常悖逆,百姓淫亂。而你孔 丘,無權無勢,非侯非王,無官無職,連個文化部長都不 是,居然跑去修繕禮樂制度,理順人際關係,教導平民, 你不覺得自己管得太寬了嗎!”

  漁夫又說:“咱們還得談談人事。人有八病,事有四 害,不弄清楚可不行呢。哪八病?不該自己做,硬要爭著 做,所謂手杆長。長官翻白眼,還要去羅唆,所謂臉皮厚 。揣摸對方心思,迎合對方口味,所謂獻媚態。黑的說白 ,瞎眼歌德,所謂灌米湯。到處說人壞話,所謂嘴巴臭。 挑撥離間,製造矛盾,所謂屁眼黑。當面唱讚歌,背後放 暗箭,弄垮對方,所謂搞詭計。八方拉關係,兩面討光生 ,從中漁利,所謂耍滑頭。八病的患者,外損人,內損己 ,為君子所不齒,為明王所不用。哪四害?踢開常識,打 破常規,大轟大擂辦大事,所謂立功,就是撈利。照我說 的辦,你們少管,狗攬三堆屎,所謂負責,就是爭權。搞 錯了,不糾正,咬牙切齒聽批評,所謂堅定,就是兇狠。 舉手贊成,好人好人,敢持異見,壞蛋壞蛋,所謂英明, 就是傲慢。八病免疫了,四害斷根了,方能提高認識水準 ,有所進步。”

  孔子愁眉苦臉,大聲長嘆,又再三的作揖行禮表示道 歉,說:“我在咱們魯國,受國王冷遇,兩次辭職出走。 到宋國去傳授古禮,官方不給課堂,只好在樹下演。古禮 一演完,官方叫人把樹砍了。又到衛國演說,被官方驅逐 出境。停過車的地方被鏟了地皮,說那上面有,唉,有我 的腳印,所謂劣跡!應聘到楚國去,路經陳蔡兩國的交界 地,又被民兵圍困七天七夜,差點餓死。受這四次誹謗打 擊,我到底哪點錯了呀,我不明白。天哪,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

  漁夫嚴肅的批評說:“你要提高認識水準,恐怕太難 啦。有個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厭惡自己的腳跡,在曠 野裡東逃西奔。跑得再怏,影子還是甩不掉。跨得愈急, 腳跡反而愈頻密。他以為問題在速度,便加速逃奔,愈跑 愈快,不肯休息,終於心臟破裂而死。他就是不曉得到樹 蔭下便能息影,安靜躺著便能絕跡。這點常識都不懂,太 蠢啦。你呢,[扌妥](讀ruo2)熟仁義的內涵,劃清是非 的界限,觀察局勢的變化,掌握取捨的分寸,分析愛憎的 理由,控制喜怒的程度,如此勤快,差一點就要累死啦! 奉勸你謹慎些,惜疼自己的健康,守好自己的真性。社會 的問題讓社會解決,何必你解決。別人的包袱讓別人背, 何必你背。該撒手不管的快撒手不管吧,該退還不背的快 退還不背吧,這樣就松活啦。你不顧自己的健康和真性, 倒怪別人誹謗打擊,不嫌離題太遠了嗎?”

  孔子愁苦的說:“請問真性。”

  漁夫說:“人性的花朵,最純潔最誠實,便是真性, 不純潔不誠實,不可能感動人。所以,假哭的人有悲臉無 哀聲,假怒的人有嚴貌無威態,假愛的人有笑容無和氣。 真悲縱然無聲也哀,真怒縱然不發也威,真愛縱然未笑也 和。內心純潔誠實,外表映照出來,使人感動,這便是真 性的可貴之處。你不是要理順人際關係嗎?真性體現於人 際關係,侍候父母便是孝順,侍候君王便是忠貞,飲酒便 是歡樂,居喪便是悲哀。侍候父母以舒暢為主,侍候君王 以功勞為主,飲酒以快樂為主,居喪以哀慟為主。只要效 果好,方式不妨多樣,侍候父母心舒體暢了就好,不在乎 錢多錢少。侍候君王功勞落實了就好,不在乎官大官小, 飲酒快樂了就好,不在乎規格高低。居喪哀慟了就好,不 在乎禮儀繁簡。禮儀是人為的,多變的。真性是天賦的, 自然形成不變的。所以聖人效法自然,尊重真性,而不受 世俗的拘束。蠢人相反,不去效法自然,而去迎合社會潮 流,不去尊重真性,而去跟著俗禮變來變去,累死累活, 到頭來仍然精神空虛。可惜了,可惜了,你呀,沉溺於人 偽大早了,而踏上大道呢,唉,又太晚了!”

  孔子又是作揖行禮,慷慨激昂宣誓說:“在下今天能 遇到你,真是幸運,老天保佑。先生,你若不嫌棄,就收 我做個弟子,耳提面命的教我吧。敢問先生家住哪裡,我 好擇日登門行弟子禮,在先生領導下,終身沿著大道前進 ,前進!”

  漁夫聽了儒腔儒調,心都涼了,說:“難怪聽人說呢 ,是真同志手挽手,沿著大道一起走,不是同志不挽留, 免得二天鬧彆扭。你自己努力吧。從此分手啦!從此分手 啦!”說完,漁夫猛撐一竿,小船射入蘆葦叢中消失了。

  看見漁夫撐船離去,顏回倒車,等待孔子。子路遞綏 繩給孔子,催促登車。孔子不理,靜候河面漣漪平息,蘆 葦叢中也聽不見撐船的響聲了,才接綏繩在手,抓穩登車 入座。

  行車途中,子路扶車步行,邊走邊說:“侍候老師多 年,我還是第一次看見老師這樣低三下四,對一個普通人 。那些諸候,不論國大國小,見了老師都得平起平坐,倒 是老師顯得心高氣傲。剛才那個打漁的窮老頭,手拿篙竿 ,直衝衝的站著,老師反而點頭哈腰,未開口,先作揖, 不算顛倒了,也算過分了。那麼多學生都看在眼裡,覺得 真他媽的太不像話,那漁夫高咱們兩輩,該叫爺爺!”

  孔子拍著座前橫槓,嘆氣說:“你呀,這輩子改不了 !禮儀迷糊心竅,觀念鄙俗,至今如此!靠近些吧,好好 聽著,對老人不恭敬,失禮。見賢人不尊崇,不仁。能讓 我拜下風,他豈是凡人嗎。不,他是至人,一個真正的人 !我拜下風,再三行禮,若不心甘情願,只是敷敷衍衍, 豈不丟掉了自己的真性,吃大虧的還是自己。可惜了,可 惜了,你呀,怎麼偏偏就是你呀,心腸硬,不仁慈,早遲 要闖大禍!我還得提醒你,大道才是萬物之源。做人,失 道必亡,得道必昌。做事,逆道必敗,順道必勝。誰得道 ,誰順道,誰就受人尊敬,所以聖人也要重道。那個漁夫 有道,我敢不尊敬他嗎!”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