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三卷·形戰

形戰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虚设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

  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操将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率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说操曰:「今兵少不可敌,若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河向其后,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操从之。绍闻操兵将渡,即分兵西应之。操乃率军兼行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迎战。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之,斩良,遂解白马之围。

形戰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兵力眾多,就要用製造虛形假像的“示形”之法來改變敵人的兵勢,迫使它不敢不分兵來防備我。敵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麼,它在每處的兵力必定減少;而我軍集中兵力於一處,兵力自然眾多。用我眾多的兵力攻擊寡少的敵人,是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用製造虛形假像之法誘使敵人暴露弱點,而把我軍真實情況隱蔽起來不為敵人所知。”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紹對抗於官渡地區。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顏良率兵進攻駐紮在白馬的曹操部將、東郡太守劉延所部,袁紹親自率兵進至黎陽,準備南渡黃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軍北進援救劉延。荀攸向曹操獻策說:“現在我軍兵少難以抵擋袁軍,如果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才可以戰勝它。您帶部分人馬向延津方向,擺出將要北渡黃河攻打其後方的樣子,袁紹必定會西來應戰。然後我們率領輕裝部隊襲擊白馬,乘其不備而攻之,顏良就可以為我們所擒。”曹操聽後採納了他的建議。袁紹聽到曹軍要從延津北渡黃河的訊息後,立即分兵西向應戰。曹操乘機率兵日夜兼程直趨白馬,當進抵距白馬尚有十餘里時,顏良得悉大為吃驚,匆忙前來迎戰。曹操派大將張遼、關羽為前鋒,打敗了袁軍,擊斬了顏良,於是解除了白馬之危。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