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六卷·飢戰

飢戰原文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北史》:北周将贺若敦率兵渡江取陈湘州。陈将侯瑱讨之。秋水泛滥,江路遂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土,覆之以米。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瑱等闻之,以粮为实。敦又增修营垒,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之间,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以饷瑱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瑱军望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敦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鞭之。如是者再,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迎接,争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兵不敢受。相持岁余,瑱不能制。

飢戰譯文

  大凡興兵征戰,深入敵人本土,糧秣供應缺乏,必須分兵搜掠,佔據敵國糧倉,奪取它的積蓄,用以接濟軍餉,這樣就能取勝。誠如兵法所說:“糧秣給養靠在敵國補充,這樣部隊的後勤供應就充足了。”《北史》記載:北周將領賀若敦率軍過江攻取了陳朝的湘州。陳朝將領侯瑱率兵進攻賀若敦,(企圖奪回湘州)。此時正值秋水氾濫季節,水路交通嚴重受阻。致使賀若敦部隊糧援斷絕,將士人人心懷恐懼。賀若敦於是分兵四出搜掠糧物,用來充作部隊的軍資費用。賀若敦怕侯瑱瞭解自己部隊的缺糧情況,就在軍營中大量積土堆丘,在其上面覆蓋以糧米,然後召集附近村莊的百姓到軍營來,裝作向他們詢問事宜的樣子,(待他們看到營中堆積的“糧山”以後),再把他們一一送走。侯瑱從百姓那裡聽到所見的情況後,便誤認為賀若敦部隊的糧食充足。賀若敦還進一步加修營壘,建造房舍,以顯示其長期駐守湘州的企圖。這樣一來,從湘州至羅州之間,百姓因怕打仗都無心種田而使當地農業生產遭到廢棄。侯瑱對此竟毫無扭轉的辦法。起初,當地百姓常常駕駛小船,裝載糧米和雞鴨籠子送給侯瑱部隊作軍餉。賀若敦對此甚為憂慮,於是便派人偽裝成當地百姓饋送糧谷和雞鴨,而實際埋伏著士兵的武裝船隻向陳軍駛來,侯瑱部隊看到了,以為又是饋送餉糧的百姓船隻,便迎水而上,爭先恐後地去接取東西,若敦船中計程車兵於是將他們全部抓獲。另外,若敦軍中常有叛逃者騎馬投降陳軍的,侯瑱都予以接納。有鑑於此,若敦便令人找來一匹馬,牽著它走上船,又讓船上人用鞭子抽打這馬匹,像這樣做過多次以後,馬匹因怕捱打而不敢上船了。其後若敦設伏兵於江邊,讓人騎著這匹怕船馬偽裝投奔侯瑱軍,侯瑱不辨真假就派兵乘船前來迎接,大家爭相過去牽馬,馬因怕船而不敢上船。這時,江邊若敦預設的伏兵突然躍起齊擊,將侯瑱所派計程車兵全部殺死。此後,即使有了真正饋送糧餉或者投奔陳軍的人,侯瑱因為害怕若敦的設詐陰謀,再也不敢接納了。就這樣,雙方相持了一年多,侯瑱始終未能制勝賀若敦。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