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六卷·進戰

進戰原文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进。」

  唐,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赉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虏始觉,列兵未及阵,靖纵兵击之,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進戰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已經查明敵人有被打敗的可能,就應當迅速出兵進攻它,這樣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發現有可能戰勝敵人的時機,就迅速向它發動進攻。”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兵部尚書李靖出任定襄道行軍總管,率軍擊敗了東突厥,頡利可汗率眾退保鐵山,然後派遣使者到唐朝請罪,表示願意舉國歸附。唐太宗命以李靖前往迎接。頡利可汗雖然表面上請求朝見大唐皇帝,但內心裡卻猶豫不決,另有企圖。李靖看透了頡利可汗的心思。此時,太宗詔命鴻臚卿唐儉等人前往突厥進行安撫和宣諭。李靖於是對他的副將張公謹說道:“皇帝派遣的使者已經抵達突厥,敵人必定會放心不疑。如果我們選派萬名騎兵帶上二十天糧食,從白道北出向它實施突然襲擊,一定能夠取得我們想要取得的勝利。”張公謹不無疑慮地說:“皇帝已經如約接受突厥來降,而我們的使者又在他們那裡,一旦採取行動,敵人加害他們可怎麼辦?”李靖斬釘截鐵地說:“戰機不可錯過,這正是漢初韓信能夠擊敗齊國所採取的戰法。像唐儉這些人犧牲了又有什麼值得可惜的呢?”於是,李靖揮軍疾速前進,抵達陰山時,遇到突厥一支千餘人的偵察部隊,便把他們全部俘虜而隨同唐軍一起前進。頡利可汗見到唐朝使者唐儉等人後,十分高興,根本沒有料想唐軍會來進攻之事。李靖的前鋒部隊乘著大霧天氣前進,當抵達距頡利可汗官署處所僅七里的時候,突厥兵才發覺唐軍已經迫在眼前。頡利可汗慌忙拉出隊伍還未擺好陣勢之時,李靖指揮唐軍猛烈衝殺,殲滅萬餘人,俘獲十餘萬,活捉頡利之子疊羅施,殺死頡利之妻隋朝義成公主。頡利可汗單騎倉皇西逃,後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擒獲而獻給朝廷。此戰的勝利,為唐朝開拓了自陰山向北直至大沙漠一帶大片土地。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