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一卷·騎戰

騎戰原文

  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疾行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易地则用骑。」

  《五代史》:唐庄宗救赵,与梁军相拒于柏乡五里,营于野河北。晋兵少,梁将王景仁将兵虽多,而精锐者亦少。晋军望之色动。周德威勉其众曰:「此汴、宋佣,易败耳。」退而告之。〔庄宗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庄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今若不乘势而急击之,使敌人知我之众寡,则计无所施矣。」德威曰:「不然。赵人皆能城守而不能野战;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原旷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近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入见者。德威乃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将。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高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耳。」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德威乃与俱见庄宗,〔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高邑。

  德威乃遣骑三百,扣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以其军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高南,两军皆阵。梁军横亘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制胜之地也。」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既速,必不暇赉粮糗;纵其能,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至未、申时,梁军中尘烟大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

騎戰譯文

  大凡騎兵對步兵作戰時,如果遇到山林險隘、沼澤水網的地形,就要快速離開此地。因為這是對騎兵作戰不利而易取敗的不利地形,不可在此種地域對敵交戰。如要對敵交戰,必須選擇開闊平坦地域,這樣,方可進退自如,戰而必勝。誠如兵法所說:“在開闊平坦地域作戰,就要使用騎兵部隊。”

  《新五代史》記載:晉王李存勖率兵援救趙王王鎔,與後梁軍對峙於距柏鄉五里的地方,紮營於野河之北。當時,晉軍兵少,而梁將王景仁所率之兵雖多,但精銳部隊也少。晉軍看到對方兵多,有些畏怯失色,晉將周德威針對此情而勉勵部隊說:“梁軍這些人不過是從汴宋地區臨時僱傭來的烏合之眾,(容易打敗!)”但德威回到帳中向晉王報告時,卻說:“梁軍比較精銳,不可立即與之決戰,應當向後稍退以等待有利時機。”晉下說:“我率孤軍千里而來,利於速戰速決。如今若不乘勢迅速進攻它,一旦讓敵人摸清我軍的實力情況,我們就無計可施了。”德威反駁說:“事情並非這樣。趙王之軍善於守城而不善於野戰,(梁軍尚難在短時間內破城)。我軍賴以取勝的有利條件在於騎兵,只有在平原曠野地域作戰,才能發揮其快速機動、猛烈突擊的特長。現在我軍紮營於河邊,臨近敵人營門,這不是便於發揮我軍長處的地方啊!”普王聽後很不高興,回到帳中就臥床休息了。眾將見此情形,無一人敢於入帳請求進見。周德威無奈,只好對監軍張承業說:“晉王生我氣了。我不主張速戰速決,並不是因為我畏敵怯戰,主要考慮我軍兵少而又臨近敵人營門,所依恃的僅僅一水之隔罷了。假使梁軍得到船筏渡過河來,我們就將無一倖免於難了。似此情況,不如退兵到鄗邑,以引誘敵人脫離營壘,騷擾他們使其疲憊不堪,然後就可以運用計謀戰勝它了。”承業聽完,立即入見晉王說:“德威是員老將,深知用兵打仗。希望您不要忽視他的主張意見。”晉王聽後驟然坐起說:“我正思考這個問題呢。”不久,德威抓獲了後梁的巡哨兵,問他王景仁現今在做什麼?他回答說:“已造船數百艘,將用以搭設浮橋渡河。”德威於是偕同梁軍士兵一起去見晉王。晉王笑著說:“果然如你所料到的那樣。”隨後下令退軍到鄗邑。(交戰之日)周德威清晨派出三百騎兵前往梁營挑戰,他自己親率三千精兵隨後跟進。梁將王景仁見此大怒,遂下令梁軍全部出擊,同周德威部轉戰數十里,進至鄗邑之南,雙方都列陣以待決戰。梁軍依仗兵多,橫排列陣六、七里之長。此時,晉王策馬登上高處觀察敵陣,喜出望外地說:“此地平原草矮,既便於前進,又便於退卻,真是我們戰勝敵人的好地方。”於是派人告訴德威說:“我當做你的先鋒,你可隨後跟進。”德威勸阻說:“梁軍輕裝遠來同我輾轉交戰,既然他們來得這麼快,必定來不及攜帶乾糧,縱然能帶乾糧,也沒有時間吃。這樣,等不到中午,他們就會人飢馬乏,其軍必定退卻。乘其退卻而攻擊他們,一定能獲得勝利。”到了午後四、五點時分,梁軍陣地果因人馬後退而煙塵大起,德威乘機擂鼓吶喊,發起猛烈攻擊,結果大敗後梁軍。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