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十卷·疑戰

疑戰原文

  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草杂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使敌备东,而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设留而退,敌必不敢追我。法曰:「众草多障者,疑也。」

  《北史》:周武帝东征,以宇文宪为前锋,守雀鼠谷。帝亲临围晋州,齐主闻晋州被围,亦自来援。时陈王纯屯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椿屯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守汾水关,并受宪节度。〔宪〕密谓椿曰:「兵者,诡道。汝今为营,不须张幕,可伐柏为庵,示有所处。〔令〕兵去之后,贼至犹疑。」时齐主分兵〔万人〕向千里径,又遣众出汾水关,自帅大军与椿对。椿告齐兵急,宪自往救之。会军败,齐追逐,师夜引还。齐人果以柏庵为帐幕之备,遂不敢进。翌日始悟。

疑戰譯文

大凡與敵人對壘相抗,我軍如要襲擊敵人時,必須堆聚草木為障,多多張掛旗幟,偽裝成有兵屯駐的樣子,從而造成敵人防我於東,我就擊敵於西的態勢,這樣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或者當我軍要撤退之時,也要設定假陣地,偽裝成留有駐軍的樣子,然後再悄悄撤退,這樣敵人必定不敢貿然追我。誠如兵法所說:“在叢草中多置障礙物,是為迷惑敵人而設下的疑陣。”據《北史》記載,(北周建德五年)周武帝宇文邕率軍東進討伐北齊,以齊王宇文憲所部為前鋒,進駐於雀鼠谷。周武帝親臨前線指揮部隊圍攻晉州,北齊後主高緯獲悉晉州被圍的訊息後,也親自率軍前來救援。當時,北周軍的部署是:陳王宇文純所部屯駐千里徑,大將軍永昌公宇文椿屯駐雞犧原,大將軍宇文盛所部屯駐汾水關,以上各路兵馬都受齊王宇文憲統一指揮。宇文憲秘密對宇文椿說:“用兵打仗,是一種以詭詐為指導的行動。你現在設定營壘,不必張設軍帳帷幕,可以砍伐柏樹搭成草屋,偽示有兵駐守的樣子。一旦使部隊撤離該地後,敵人見到草屋仍會產生疑惑而不敢前進。”這時,齊後主高緯派遣兵力萬人向千里徑進攻,又派一部兵力進擊汾水關,他自己則親率主力進至雞棲原與宇文椿部對抗。宇文椿把齊軍來攻的緊急訊息報告給宇文憲,宇文憲親自率軍前來增援。但當他趕到雞棲原時,恰值宇文椿奉周武帝命令率兵連夜退還。追擊中的齊軍,當其看到以柏樹枝搭設的草屋時,果然誤認為是周軍設伏備敵之所,於是望而生怯不敢繼續前進了。到了第二天,齊軍才明白自己了上週軍的“疑兵”之當。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