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十卷·書戰

書戰原文

  凡与敌对垒,不可令军士通家书,亲戚往来;恐言语不一,众心疑惑。法曰:「信问通,则心有所恐;亲戚往来,则心有所恋。」

  蜀将关羽屯江陵,吴以吕蒙代鲁肃屯陆口。蒙初至,外倍修恩德,与羽结好。后蒙袭收公安、南郡,而蜀将皆降于蒙。蒙入据城,得羽将士家属,皆抚慰,令军卒不得干历人家,有所取求。蒙麾下士,与蒙同汝南人,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废法,乃泣而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与衣粮。羽还,在道,每使人相问,蒙则厚遇之,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问,咸贺家门无恙,相待过于平时,故羽士卒皆无斗志。会权又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降,羽被杀。

書戰譯文

大凡在與敵人對壘相持中,不可允許士卒同家庭通訊和同親戚往來,以防由於說法口徑不一致,而導致軍心士氣疑惑不振。誠如兵法所說:“與家人通訊,容易引起士卒畏敵怯戰心理;與親戚往來,容易導致士卒戀親思鄉而滋生厭戰情緒。”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屯兵江陵,吳國派遣呂蒙接替魯肅職務而駐守陸口。呂蒙初到陸口時,表面上倍加修行恩德,與關羽結為深厚友好。但後來竟乘隙偷襲而佔領了公安、南郡,兩地蜀軍守將傅士仁、糜芳都投降了呂蒙。呂蒙率軍進據兩城後,接收關羽及其他將士的家屬,他都一一進行安撫慰問,嚴令部隊不得干擾侵犯民家,不準索取百姓財物。呂蒙手下有個士兵,與呂蒙同為汝南人,擅自拿民家一頂斗笠用來遮蓋官家鎧甲,這件事雖是為公,但呂蒙還是認為他違犯了軍令,不可以因為是同鄉人就廢棄軍法,便流著眼淚殺了這個士兵。於是,全軍為之震動,自此部隊中出現路不拾遺的好風尚。呂蒙早早晚晚都派身邊人員去慰問救濟老年人,詢問他們缺少什麼東西;對生病的人主動請醫送藥,對飢寒的人發放衣服糧食。關羽在回軍途中,多次派人到呂蒙住處探問情況,呂蒙總是厚待其使者,讓他周遊全城,逐家進行問候,有的家屬親筆寫信託使者帶給家人。關羽派出的使者一回到軍營後,將士們私下互相詢問,都慶幸自己家中平安無事,知道家人所受待遇又超過平時,因此,關羽部隊計程車卒人人自安而無再戰之志了。不久,又趕上孫權率軍來到這裡,關羽自知勢孤力窮,敗走麥城,向西逃至漳鄉,其部眾都繳械投降,關羽本人後來被俘而遭到殺害。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