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ī dé | 注音 | ㄙ ㄉㄜˊ |
首字母 | sd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道德、道義、道義感、品德、品行、道德觀、道德規範、道德準則、道德標準、德行、德性 | ||
反義詞 | 邪惡、不道德、品德敗壞、道德淪喪、道德敗壞、道德墮落 | ||
基本解釋 | 與社會公德”相對。見社會公德”(962頁)。 |
私德與“社會公德”相對。是鄉規民約中國農忖鄉間村民制定的行為規則。《宋史,呂大防傳》:“呂氏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宋朱熹《小學》中也有鄉規民約的記載。封建社會的鄉規民約,包含不少優秀的道德傳統,是農村公共生活的經驗結果。但封建統治者往往利用它來維護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鞏固其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