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ěi táng xuān | 注音 | ㄅㄟˇ ㄊㄤˊ ㄒㄨㄢ |
首字母 | bt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指萱草。語本《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諼草,即萱草,俗名忘憂草。 2.借指母親。 |
《毛詩正義》卷三之三〈國風·衛風·伯兮〉~39~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漢·毛亨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釋義
諼草,即萱草,俗名忘憂草。 宋王楙《野客叢書·萱堂桑梓》:“今人稱母為北堂萱,蓋祖《毛詩·伯兮》詩:‘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其意謂君子為王前驅,過時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諼草種於北堂,以忘其憂,蓋北堂幽陰之地,可以種萱。初未嘗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為母事。”因以“北堂萱”借指母親。以“萱堂”指母親的居室,亦藉以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