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和談
南北和談的意思
南北和談怎麼讀
“南北和談”詞語拼音為:nán běi hé tán,注音:,首字母:nbht,“南北和談”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南北和談、南北談判,反義詞:南北對抗、南北衝突,基本解釋:①1911年武昌起義後,在帝國主義操縱下,南方革命軍代表和北洋軍閥袁世凱代表在上海舉行和談。革命軍提出廢除清政府、確立共和政體等條件;北洋軍閥方面提出停戰、清帝退位、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三項條件。在袁的政治欺騙和軍事壓力下,南方接受了三項條件。②1917年北洋軍閥廢棄國會和臨時約法,趕走總統黎元洪。孫中山在南方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後遭排擠,軍政府被南方軍閥控制。1919年2月,北洋政府代表和南方軍政府代表在上和談,但未達成協議。
拼音 |
nán běi hé tán |
注音 |
- |
首字母 |
nbh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南北和談、南北談判 |
反義詞 |
南北對抗、南北衝突 |
基本解釋 |
①1911年武昌起義後,在帝國主義操縱下,南方革命軍代表和北洋軍閥袁世凱代表在上海舉行和談。革命軍提出廢除清政府、確立共和政體等條件;北洋軍閥方面提出停戰、清帝退位、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三項條件。在袁的政治欺騙和軍事壓力下,南方接受了三項條件。②1917年北洋軍閥廢棄國會和臨時約法,趕走總統黎元洪。孫中山在南方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後遭排擠,軍政府被南方軍閥控制。1919年2月,北洋政府代表和南方軍政府代表在上和談,但未達成協議。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