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ǐ nán chē | 注音 | ㄓˇ ㄋㄢˊ ㄔㄜ |
首字母 | zn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導航車 | ||
反義詞 | 迷路車 | ||
基本解釋 | 1.我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車。相傳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黃帝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又周初越裳氏來貢,使者迷其歸路,周公賜以輟車,皆為司南之制◇東漢張衡﹑三國魏馬鈞﹑南朝齊祖沖之皆有造指南車之事。唐元和中,典作官金公立曾上指南車﹑記裡鼓。宋天聖五年,燕肅又創意造車,大觀元年,吳德隆亦獻制車之法。自晉代以後,皇帝車駕鹵簿多用指南車為前導。宋岳珂《愧郯錄.指南記裡鼓車》記其形制甚詳。參閱晉崔豹《古今注.輿服》﹑《晉書.輿服志》﹑《宋書.禮志五》﹑《宋史.輿服志一》。 |
指南車又稱司南車,是中國古代用來指示方向的一種裝置。它與指南針利用地磁效應不同,它不用磁性。它是利用機械傳動系統來指明方向的一種機械裝置。其原理是,靠人力來帶動兩輪的指南車行走,依靠車內的機械傳動系統來傳遞轉向時兩車輪的差動來帶動車上的指向木人與車轉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車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論車子轉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終指向指南車出發時設定木人指示的方向,“車雖回運而手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