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è mù | 注音 | ㄙㄜˋ ㄇㄨˋ |
首字母 | s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族類、民族、種族、部族、部落、血統、家族 | ||
反義詞 | 異族、外族、外邦、異邦 | ||
基本解釋 | 1.種類名目。 2.人品;身份。 3.即榜花。科舉時代廷試及第中姓氏稀僻者。 4.作色而視。 5.角色行當。 6.元代稱欽察﹑回回﹑唐兀﹑斡羅思等外族諸姓為色目,地位次於蒙古,優於漢人。 |
色目大多指色目人。色目人是元朝時中國西部民族的統稱,也是元朝人民的四種位階之一,一切非蒙古、漢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包括被蒙古人征服的粟特人、吐蕃人、中亞突厥語人、波斯人、党項人、中亞契丹人等。
傳統的說法認為,在元代的社會階層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漢人和南人之上。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時,色目人賽典赤·贍思丁率領千騎迎降;太祖以「賽典赤」稱呼。元朝重用色目人,入居中原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祿,鉅賈大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