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áng gū xié dìng | 注音 | ㄊㄤˊ ㄍㄨ ㄒㄧㄝ ˊ ㄉㄧㄥˋ |
首字母 | tgxd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933年,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長城各口,並經冷口、灤東地區直逼天津。5月31日,國民黨政府派熊斌與日本關東軍代表岡村寧次在塘沽(今屬天津)簽訂賣國的停戰協定,將冀東地區劃為非武裝區域。這樣,日軍在察北、冀東地區可自由出入,以便利其控制華北。這一協定史稱《塘沽協定》。 |
塘沽協定是中國政府和日本侵略軍於1933年5月31日簽定的“九一八事變”後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至延慶、通州、寶坻、蘆臺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以上地區以北、以東至長城沿線為非武裝區,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佔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從而為日軍進一步侵佔華北敞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