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íng míng | 注音 | ㄒㄧㄥˊ ㄇㄧㄥˊ |
首字母 | x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事物的實在和名稱。古代思想家常用作專門術語﹐以討論實體和概念的關係﹑特殊和一般的關係。 2.指指揮方式﹑方法。 3.即刑名。指刑律。形﹐通"刑"。 |
形名是中國邏輯思想史範疇。亦稱“刑名”,“形”指形體、實體;“名”指名稱、概念。形名指實體與名稱的關係。認為事物的“形”和事物的“名”必須相當。這一主張出現甚早。《莊子·天下》引《故書》:“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春秋時鄧析“好刑名,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劉向《校敘》),主張“緣名而責形”(《鄧析於-轉辭》),“依形名”,“次賞罰”。戰同時歹}文、公孫龍等對形名均有研究。《尹文子·大道》分析丁形與名的關係:“大道不稱,眾(形)有必名。(形)生於不稱,則群形自得其方網;名生於方網,則眾名得其所稱也。”抽象無形的規律雖不能用名稱謂,但由其所生的具體有形之物都有相應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