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課口 課口的意思 課口怎麼讀
“課口”詞語拼音為:kè kǒu,注音:ㄎㄜˋ ㄎㄡˇ,首字母:kk,“課口”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舊時依法納稅服役的男子。
拼音 kè kǒu 注音 ㄎㄜˋ ㄎㄡˇ
首字母 kk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舊時依法納稅服役的男子。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課金
下一個詞語: 課歷
課口”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課口亦名“課丁”,唐至元代納稅服役丁口的名稱。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規定: 男女始生者為黃,4歲為小,16歲為 中,21歲為丁,60歲為老。天寶三年 (公元 744年)以18歲以上為中男,23歲以上成丁。 凡民成丁,必須擔負課役,稱為課口。《新唐書·食貨志》:“凡主戶內有課口者,為課戶。若老及男廢疾、篤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視九品以上官,不課。 “天寶十四年(公元753年)不課戶佔三分之一,乾元三年 (公元760年) 幾乎佔到三分之二。負擔全落在課戶身上。金、元亦有課丁、課戶。《續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戶內有物力者為課役戶,無者為不課役戶。“元課稅仍依據丁口,而以戶為單位。 太宗八年 (公元1236年) 規定: 民戶成丁即課稅,每丁歲科粟1石,驅丁5升。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規定: 全科戶,丁稅每丁粟3石,驅丁粟1石。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