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國旗

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國旗 莫三比克共和國,非洲國家

Republic of Mozambique (MOZ)

首都:馬普托 ┆ 語言:葡萄牙語 ┆ 面積:801,590平方公里

貨幣:莫三比克梅蒂卡爾 ┆ 國際電話區號:258

莫三比克簡介

莫三比克面積80.16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東南部,南鄰南非、史瓦濟蘭,西界辛巴威、尚比亞、馬拉維,北接坦尚尼亞,東瀕印度洋,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馬達加斯加相望,海岸線長2630公里。高原、山地約佔全國面積3/5,其餘為平原。地勢從西北至東南大致分為三級臺階:西北部是高原山地,中部為臺地,東南部沿海為平原,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

莫三比克概況

莫三比克,全稱為莫三比克共和國,位於非洲東南部,南鄰南非、史瓦濟蘭,西界辛巴威、尚比亞、馬拉維,北接坦尚尼亞,東瀕印度洋,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馬達加斯加相望。海岸線長2630公里。高原、山地約佔全國面積3/5,其餘為平原。地勢從西北至東南大致分為三級臺階: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賓加山高達2436米,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為臺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間;東南部沿海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尚比亞、林波波和薩韋是三條主要河流。馬拉維湖是莫同馬拉維之間的界湖。

莫三比克歷史悠久,早在13世紀時就曾建立過繁榮昌盛的莫諾莫塔帕王國。16世紀初,莫三比克遭葡萄牙殖民者入侵,18世紀淪為葡的“保護國”,1951年成為葡“海外省”。20世紀60年代起,莫三比克人民為擺脫殖民統治進行了頑強的鬥爭。1975年6月25日,莫三比克宣告獨立。獨立後,莫三比克抵抗運動長期從事反政府武裝活動,使莫陷入了長達16年的內戰。1990年11月改國名為莫三比克共和國。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靠旗杆一側為紅色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一顆黃色五角星、一本開啟的書和交叉著的步槍和鋤頭。旗面右側為綠、黑、黃三色的平行寬條,黑色寬條上下各有一白色細條。綠色象徵農業和財富,黑色代表非洲大陸,黃色象徵地下資源,白色象徵人民鬥爭的正義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業,紅色象徵爭取民族解放的武裝鬥爭和革命。黃色五角星代表國際主義精神,書本象徵文化教育,步槍和鋤頭象徵廣大勞動者和武裝部隊的團結及其共同保衛、建設祖國。

人口約1940萬(2004年),主要民族有馬庫阿-洛姆埃族、紹納-卡蘭加族和尚迦納族等。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各大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

1992年10月內戰結束時,莫三比克經濟凋敝,人均收入不足50美元,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隨著莫政府採取一系列有效的經濟發展措施,莫經濟得到恢復並獲得較為迅速的發展。目前,莫政府加大私有化力度,改善投資環境,經濟繼續增長。

莫三比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包括鉭、煤、鐵、銅、鈦和天然氣等,其中,鉭礦儲量居世界之首,煤儲量超過100億噸,鈦600多萬噸,大部分礦藏尚未開採。此外,莫水力資源豐富,坐落在贊比西河上的卡布拉巴薩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07.5萬千瓦,是非洲第一大發電站。莫三比克是農業國,80%的人口從事農業。除玉米、稻穀、大豆等糧食作物外,其主要經濟作物有腰果、棉花、糖等。腰果為支柱作物,其產量曾達到世界總產量的二分之一。近年來,隨著莫鋁廠等大型合資企業的建成投產,莫工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上升。

補充糾錯
上一國: 摩納哥
下一國: 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