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德角共和國,非洲國家
Republic of Cape Verde (CPV)
首都:普拉亞 ┆ 語言:葡萄牙語 ┆ 面積:4,033平方公里
貨幣:維德角埃斯庫多 ┆ 國際電話區號:238
維德角意為“綠色海角”,面積4033平方公里,在北大西洋的維德角群島上,東距非洲大陸的最西點維德角500多公里,地扼美、非、歐、亞4大洲海上交通要衝,是各洲遠洋船隻及大型飛機過往的補給站,被稱為連線“各大洲的十字路口”。它由28個島嶼組成,整個群島均由火山形成,地形幾乎全為山地,河流稀少,水源匱乏。屬熱帶乾燥氣候,終年盛行乾熱的東北信風。
維德角,全稱為維德角共和國,意為“綠色海角”,面積4033平方公里。在北大西洋的維德角群島上,東距非洲大陸的最西點維德角(塞內加爾境內)500多公里。地扼美、非、歐、亞4大洲海上交通要衝。在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開通前,它是從歐洲繞道非洲去亞洲海上航線的必經之地。它迄今仍是各洲遠洋船隻及大型飛機過往的補給站,被稱為連線“各大洲的十字路口。”它由18個島嶼組成,北部聖安唐等9個島嶼常年迎著東北方向吹來的海風,被稱為向風群島,南部的布臘瓦等9個島嶼如同躲在避風港裡,被稱為背風群島。整個群島均由火山形成,地形幾乎全為山地。全國最高峰福左山海拔2829米。河流稀少,水源匱乏。屬熱帶乾燥氣候,終年盛行乾熱的東北信風,年平均溫度24℃。
維德角人口約為51.9萬(2006年)。絕大部分為黑白混血的克里奧爾人,占人口總數的71%;黑色人種佔28%,歐洲人佔1%。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民族語言為克里奧爾語。9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復臨派教。
1495年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把維德角的聖地亞哥島變成販賣非洲黑權的轉運站。1951年成為葡萄牙的海外省,由總督統治。1956年後開展爭取民族獨立的群眾運動。1974年12月葡政府同獨立黨簽訂維德角獨立協議,並組成由雙方代表參加的過渡政府。1975年6月全國舉行大選。同年7月5日國民議會正式宣佈佛島獨立,成立維德角共和國,由幾內亞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執政。1980年11月幾內亞比索發生政變後,維德角於1981年2月中止了與幾內亞比索合併的計劃,併成立了維德角非洲獨立黨,取代了原幾內亞比索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維德角分部。
國旗:呈圓形。圓面頂端有一鉛錘,象徵憲法的公正;中心為等邊三角形,象徵團結和平等;三角形內的火炬象徵經過鬥爭獲得的自由;下方的三道條帶象徵海洋、環繞各島的水域和人民的支援;圓面上的文字為葡萄牙文“維德角共和國”。圓形兩側有十顆五角星,象徵組成該國的島嶼;下面的兩枝棕櫚葉象徵民族獨立鬥爭的勝利和乾旱期間作為人民精神支柱的信念;連線棕櫚葉的鏈環則象徵佛僑心中所充滿的友情和相互支援。
維德角為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改革經濟體制,調整經濟結構,實行自由化市場經濟,經濟得以緩慢發展。1998年以來,政府實行開放引資政策,迄今已完成30餘家國有企業的私有化。首家證券交易所於1999年3月開業。獨立黨重新執政後,於2002年2月,佛政府提出以發展私營經濟為核心的2002~2005年國家發展戰略,重點發展旅遊業、農業、教育、衛生事業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目標是維持國家預算平衡、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樹立良好國際形象、恢復並加強國際合作。2005年1月1日起,佛進入從最不發達國家行列畢業的過渡期,將於2008年1月正式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為實現平穩過渡,佛於2006年成立了“支援維德角過渡集團”,成員包括葡萄牙、法國、美國、中國、世行、歐盟和聯合國等。2006年,佛基礎設施發展較快,幾個大型旅遊綜合設施開工,多條公路通車,聖維森特和博阿維斯塔國際機場竣工在即。但由於對外依賴較大等痼疾,經濟發展依然面臨一定的困難。
旅遊已成為維德角經濟增長和就業的主要來源,近年來該國的旅遊基礎設施發展迅速,主要集中在薩爾島、聖地亞哥島和聖維森特島。景點有普拉亞海濱浴場、薩爾島南岸的聖瑪麗亞海灘。
趣聞:維德角的小夥子一般以獻花表示向姑娘求愛,如果他看中了某個姑娘,便會把一朵用植物葉子包裹的鮮花送給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花,小夥子便以香蕉葉作紙向姑娘的父母寫信求婚。星期五被視為吉日,一般婚禮都在這一天舉行。
握手在當地是一種習以為常的見面禮節,雙方都應該是熱情主動的,毫無原因地拒絕握對方伸過來的手是極不禮貌的表現。需要注意的是,男女之間行握手禮,女方伸出手後,男方才能伸出手相握。男方同女方握手時,切忌握住女方的手久久不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