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應化非真

應化非真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應化非真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滿無量數世界的七寶來佈施。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心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話,實踐此經,甚至只用四句偈語來實踐、讀誦,為他人演說,他的福德勝過七寶佈施。那麼,如何為他人演說呢?應無所住而演說,如如而不動。

  因為任何一切可以證取,可以說明的都是有為法,而有為法都如同夢幻泡影。
  本來不可取不可說,又如同水露,如同閃電,雖然呈現過,瞬間消失,不可取不可說,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聽佛所說,大家都很歡喜,並且信受奉行。

註釋
①菩提心:菩提舊譯為道,新譯為覺,就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萌生了向佛覺悟的心思、念頭。
②如如不動:佛教術語,指達到了覺悟的境界。
③有為法:有所作為就有因緣結果,佛教認為這樣就永遠牽連不絕,無法覺悟,所以有為法就是指紅塵世界的一切思想感情言語行為。
④如是觀:像這樣看。
⑤優婆塞、優婆夷:梵語,指在家修行的居士,男的叫優婆塞,女的叫優婆夷。

補充糾錯
下一章: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