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瞬間恐懼會讓人動彈不得?

瞬間恐懼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當我們面臨危險或威脅時,身體會自動進入“戰鬥或逃跑”模式,以保護自己。這種反應是由於我們的大腦內部的“杏仁核”發出的訊號。杏仁核是我們情緒和記憶處理的中心之一,它與大腦的其他部分相互連線,形成了複雜的神經網路。

當我們遇到威脅時,杏仁核會迅速啟用下丘腦,釋放出催化劑,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化學物質會迅速傳播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引發一系列生理變化,如心率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緊張等。同時,大腦的注意力也會高度集中,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威脅。

在瞬間恐懼的狀態下,我們的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會被抑制,這是負責理性思考、決策和行動的區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恐懼中,我們往往會感覺無法動彈。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更傾向於保持靜止,以便觀察威脅的來源,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此外,瞬間恐懼還會導致我們的思維變得狹窄,只專注於威脅本身,而忽視其他事物。這種生理反應是為了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處理威脅,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我們的行為和決策受限。

總體而言,瞬間恐懼是我們身體和大腦對威脅的自然反應。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危險情境,但也可能限制我們的行動和思考能力。瞭解這些生理和心理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恐懼反應,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管理和應對恐懼。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