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幫互助,是人類社會中極為高尚的品德。可是生存競爭以及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中,也有許多動人的友誼故事呢。
非洲的找蜜鳥以及挖蜜獸之間的相互幫助友愛堪稱典範。非洲有大量蜜蜂,它們在地下營建蜂巢。而當褐色的找蜜鳥發現了蜂巢以後,就會鳴叫著飛向挖蜜獸的洞穴。當挖蜜獸聽到鳥聲就會馬上鑽出洞來,跟在找蜜鳥後面,一起向蜂巢跑去。挖蜜獸屬於挖洞健將,皮毛很厚而且不怕蜂蜇,不久,就挖出了蜂巢。它會不客氣地把蜂蜜以及蜜蜂幼蟲全部吃光,而只剩下空蜂房留給夥伴,回家去。奇怪的是,找蜜鳥想要的就是蜂房裡的蜂蠟。因為,找蜜鳥的胃腸裡有大量細菌,可以把蜂蠟分解為脂肪,用來供身體吸收利用。
一些生活在非洲尼羅河上游的鱷魚,通常出沒在水面,去襲擊小動物,但他們對千鳥卻相當“友好”,我們看到,千鳥常在鱷魚嘴裡自由跳動,去抓食他牙縫中的殘渣。有時鱷魚會感到十分舒服,卻忘記嘴裡還有“朋友”而把嘴巴關閉起來。這時千鳥就會撲打翅膀,用自己羽毛上的棘刺,去刺痛鱷魚的牙床,以便使鱷魚張開嘴巴,讓千鳥飽餐後迅速飛開。有時當千鳥飛來時,鱷魚正在睡覺,千鳥就會用翅膀小心敲打它的嘴巴,使鱷魚從睡夢中醒來,然後張開嘴巴去迎接它,讓千鳥為它進行細緻剔牙縫的牙術。因此在這裡,千鳥充當了鱷魚的“牙醫”,而與此同時鱷魚又為千鳥開設了一家“飯店”。
如此看來,動物之間的“友誼”是它們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形成的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它們透過“友誼”,不但能和平相處,而且可以在競爭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