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人造月亮能造福地球?

在1999年莫斯科時間2月4日的下午,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的宇航員們向一艘“進步”號太空貨船發出了命令,要求它展開一個直徑為25米的聚酯樹脂鏡面。

可是,幾分鐘以後,宇航員卻向地面的指揮中心報告說道,像傘一樣收起來的鏡面與“進步”號貨船的一個部件纏繞在一起了,所以鏡面無法正常開啟。後來,雖然經過了宇航員的多次努力,但是這一工作仍然沒有成功的完成。

這個好奇的工程,也就是“人造月亮”的計劃,“人造月亮”實際上就是一種太空陽光的反射鏡。在1993年,第一顆為了反射陽光而發射的人造衛星升空了,圓形的反光儀在軌道上展開且執行了一天。這項實驗充分證明,“人造月亮”雖然不大,但是能夠為地球上的小範圍提供比月亮光線亮,又多的另外一種光線,照明的覆蓋面積可至20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甚至更大一點。

可是,因為宇航員沒有把握好陽光反射鏡的朝向和運動,造成陽光反射鏡開後照射到地球背陽面上的時間只有短短的6分鐘,所以地球上很少有人看到這一奇觀。

在1999年的這一次計劃中,俄羅斯原來想透過這個野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為冬天的長夜困擾的俄羅斯北部和其它地區送去一片光明,照亮一些建築工地和其它需要光亮的地方,甚至還希望延長光照的時間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但是由於太空鏡面沒有被展開而最終未能實現。

假如這次實驗中的太空鏡能順利展開,地面上將會形成一個直徑為6000米的光照區域,哈薩克北部地區是最早可以看到人造月亮的地方。參與這項計劃的人設想,從此以後可以把成千上萬的“人造月亮”送上軌道,照亮整個北極圈內的各個地方,讓處於漫漫長夜的人能夠告別黑暗迎來光明。

但是,人們對於“人造月亮”的計劃也有很多反對的意見。

有一些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大型天體系統將會打破晝夜之間轉換的自然週期,造成動物與植物內部生物鐘執行的紊亂。

再次,科學家們也擔心,大量的人造天體會對星空中自然天體的觀測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接近地面的軌道上如果充滿“人造月亮”之後,它的效果將等於是太空垃圾,人造衛星被撞擊的機率將會大大增加。

補充糾錯